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物理 > 高考物理试题

广州六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编辑:

2014-10-14

样 品 长 度L

200N 400N 600N 800N

样品A 1m 0.50cm2 0.02cm 0.04cm 0.06cm 0.08cm

样品B 2m 0.50cm2 0.08cm 0.16cm 0.24cm 0.32cm

样品C 1m 1.00cm2 0.01cm 0.02cm 0.03cm 0.04cm

样品D 3m 0.50cm2 0.18cm 0.36cm 0.54cm 0.72cm

样品E 1m 0.25cm2 0.04cm 0.08cm 0.12cm 0.32cm

A. 分析样品C的数据可知:拉力F(单位: N)与伸长量x(单位: m)遵循的函数关系式是            。

B. 对比各样品实验数据可知:悬索受到的拉力 ,比例系数k与                    成正比、与悬索的截面积s的大小成             ;

35.(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保持斜面倾角为300,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画出物体m匀速下滑和匀速上滑的力的示意图。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水平恒力F的大小;

36.(18分) 如图所示,固定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的半径R=0.6m,其最低点与长L=2.0m、高h=0.2m、质量M=5.0kg的长木板的水平上表面相切于B点.质量m=1.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顶点A处由静止释放,当它运动到圆弧最低点时受轨道的支持力为25N.已知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求滑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它做的功;

(2)试通过计算判断滑块能否离开长木板.若能,求滑块在长木板上运动的时间及滑块从C点离开木板到落地的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若不能,写出判断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B C D BC CD BD BC AC

14.【答案】B: 在3~4 s下蹲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再向下减速,故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在6~7 s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再向上减速,故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C、D错误,B正确.

15.【答案】C:

A选项:由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可判断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即M→R→P,

B选项:感应电动势为E=BLv,ab两点间的电压为路端电压

D选项:由能量守恒可知,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整个回路(含电阻R和金属棒电阻)产生的焦耳热。

16.【答案】D: 由 和题目中的图可知:A →B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增大,A错;B →C体积不变,温度减少,压强减少,B错;C →D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C错;D状态比A状态体积大,气体密度小,D正确。

17.【答案】BC: 合力范围为5 N≤F合≤25 N,因m=2 kg,故2.5 m/s2≤a≤12.5 m/s2

18.【答案】CD: 杆发生微小弹性形变―→杆上的弹力方向具有多种可能性―→需借助相关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不能直接判断):

A选项:小球受弹力是因为杆形变;

BC选项:小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都受到2力平衡,故弹力F=mg,方向竖直向上;

D选项: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由图可知,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

19.【答案】BD:恒力F作用时,A和B都平衡,它们的合力都为零,且弹簧弹力为F.突然将力F撤去,对A来说水平方向依然受弹簧弹力和墙壁的弹力,二力平衡,所以A球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项错,B项对.而B球在水平方向只受水平向右的弹簧的弹力作用,加速度a=Fm,故C项错,D项对.

20.【答案】BC: 物体刚好减速为0时的位移s1 ,故物体会“掉头”从左端脱离皮带;“掉头”后,物体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未和皮带共速),脱离皮带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21.【答案】AC:

AB选项:对球受力分析,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挡板的弹力,如图,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挡板的弹力方向不变.根据作图法知,滑块的支持力方向在变化,支持力和挡板的弹力合力不变,等于重力,从图中可知,木板对球的弹力在减小,滑块对球的弹力先减后增.故A正确B错误.

CD选项:对滑块和球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重力、斜面支持力、挡板的弹力及拉力,各力的方向不变,所以挡板的弹力变小则拉力增大,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斜面对滑块的弹力不变.故C正确,D错误.

34(1)(10分):(10分)

①0.08s (1分)

②匀减速(1分),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或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差相等(2分)

③9. 20cm (2分), 1.15m/s(2分),  5.00m/s2(2分)

34(2)(8分):

① 0.830cm;(2分)

②A. F=2×106X(N)(2分) ;      B. 悬索长度的平方的倒数 (2分),  正比(2分)

35.(18分)【答案】如图  (2) (3)

(1)物体匀速下滑时受力如左图,匀速上滑时受力如右图(每图2分共4分;漏力,多力零分,没有符号每图扣1分)

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物理试题栏目!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