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学生士兵,教育培养需要新思路

2012-08-15

【编者按】很多考生有选择军校生的一意向,但是了解并不多,为使广大考生更好地了解有关规定和要求,威廉希尔app 就广大考生关心的问题进行解读。

2009年,是军队大规模征召大学生士兵的第一年。大学生步入军营,为部队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发了建设与发展的活力,同时也给士兵的教育培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可以说,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士兵的教育培养,已是摆在各级党委和带兵干部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新动向:大学生士兵怀揣七彩梦步入军营

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士兵都是怀揣美好愿望和追求入伍的,其中73.6%的大学生士兵想报考军校或提干当军官;85%因所学专业冷门,在地方就业困难,想通过参军谋个出路;21.3%希望入伍后能加入党组织,政治上有所进步……他们的动机现实而多元,身上都带有明显的社会印记和时代特征。

——某海防团二连大学生新兵王磊直言不讳地说:“我当兵就是奔着考军校、当军官来的。”事实上,当兵前小王就对自己的军旅生涯进行了自我设计。据了解,小王家在青岛,凭自身条件找份工作应该不成问题,但看到部队各方面待遇不断提高,就萌生了当兵的念头。他通过征兵宣传和向当地征兵部门了解,得知应届毕业大学生入伍后有一定的提干比例。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是学生会主席,学习成绩和组织能力都比较强,当兵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个班长提个干应该没什么问题。

——大学生士兵王红高家在大别山区,家里祖辈都以种地为生,毕业前他曾试图托关系在河南找份工作,但一直未能如愿,于是想通过当兵找个出路,留在大城市。他很坦率地告诉我们:几个没考上大学来当兵的高中同学,当兵第二年就考上了军校,自己都大学毕业了,在部队考个军校应该不是大问题,将来转业可以申请留在城市工作。

——大学生士兵刘军家里十分困难,父亲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年卧床不起,自己上大学的学费都是母亲给人打工和亲戚们帮衬的。为了供他上大学和给父亲治病,家里欠了3万多元的债务。了解到当兵可以返还一部分学费的情况后,他就下定决心报名参了军。小刘告诉笔者,当兵后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用返还的学费还清一部分债务,自己在部队还可以考军校,即使将来退伍,凭借“退伍军人”这个身份,回家找个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新现象:大学生士兵带来“大落差”

笔者在调查中深切地感到,大学生士兵涌入军营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尤其在年龄、学历、专业技能、交际等方面,出现了“倒挂”现象,需要各级特别是带兵干部骨干正视变化,积极面对。

小班长带大龄兵。班长是军中之母,一般比新兵年长几岁。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军营,部队官兵的年龄差距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对某警备区3个新兵连官兵数质量进行调查时发现,26名一级士官班长平均年龄21.5岁,最大的22岁;而63名大学生新兵的平均年龄是23.5岁,年龄最大的24.5岁。新兵班长王际告诉笔者,他班里的大学生士兵柳林今年24岁,比他大3岁,和连长同龄。据了解,该团近一半带兵干部骨干年龄小于大学生士兵。新兵成了老大哥,部分带兵骨干讲,如何带好这些大龄兵,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低文凭遭遇高学历。初中生、高中生带大学生,这个问题在今年的新兵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某海防团新兵三连一班班长吕浩告诉笔者,他所带的10名新兵中,有2名本科生3名大专生,而他自己只有高中学历。据了解,该团新兵中有本科学历的16名,大专学历的27名,在读生32名,而33名新兵班长中,本科毕业的只有1人,大专毕业的3人,其余都是高中以下学历。吕浩说,前几天班里组织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时,几名大学生新兵掌握的理论观点和科学发展观的详实事例,以及对理论的认识理解,都在他这个理论标兵之上,个别大学生士兵的独到见解,让他自愧不如。

老标兵碰到多面手。某团代理排长、士官祝鹏是该团出了名的训练尖子和专业技术能手,曾在上级组织的多次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然而,近日在团里组织的军事比武中,他因计算机操作一项比分大大落后于大学生士兵陆炜而败下阵来,戴在头上多年的荣誉光环被无情击碎。据了解,该团86名新兵中,有28.5%有电脑、驾驶、修理、美术、体育等专业技术证书。大多数大学生士兵爱好广泛,不仅身体心理素质好,其他各方面能力素质也都比较强。而大多数班长只是军事素质比较过硬,和大学生士兵相比知识面较窄,能力素质也比较单一。

小视野撞上大见识。在与新兵班长座谈时,某团新兵一连六班班长刘鑫一席话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小刘家在四川宜宾县,从小学到高中就没出过县城,第一次到县城是去当兵体检,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当兵来到烟台。虽然到部队后见了不少世面,但和今年的大学生新兵相比就逊色多了。据统计,今年该团的大学生新兵入伍前上班、经商或打工的有26人,占39.8%,这部分新兵社会阅历丰富,认识分析问题能力、办事处世技巧、对社会认识深刻程度不在班长之下,出现了“单纯班长带世故兵”的现象。同时,大学生士兵思想前卫、思维敏捷、眼界开阔、崇尚自由。调查显示,有98.2%的大学生士兵有过上网经历,有QQ号或E-mail等网上联系方式,习惯于遇到难题时到网上“百度”一下,他们身上有明显的社会印记、时代特征。

新变化:培育大学生士兵要有新章法

加强对大学生士兵的教育培养,关系到部队的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也是部队各级特别是基层的干部骨干必须认真抓好的一项工作。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欲达此目的,抓好以下四点至关重要:

从严管——这文凭那文凭入伍先要当好小学生。一些大学生士兵习惯自我管理、自主设计、我行我素,对连队管理教育、工作安排、训练方法和伙食改善等常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有的甚至入伍才几天就主动找干部骨干谈心汇报思想。部分大学生新兵对部队日常管理中的制度规定,像“走直线、拐直角”、“吃饭要站队、饭前要唱歌”等表现出反感;对战士不准用手机、不准上互联网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说这与社会发展趋势相悖。大学生士兵不是特殊兵。虽然大学生士兵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比较高,但踏入军营就是军人,高学历更应高自律。加强大学生士兵的教育培养,首先要强化纪律观念,真正让大学生士兵认识到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是每名军人必须遵从的行为准则,必须坚决贯彻,认真遵守,任何时候都不能与之相违背。要加大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教育,经常给大学生士兵不良倾向亮“红灯”,偏激言行划“黄线”,使部队好的作风在他们头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科学带——这办法那办法发挥作用就是好办法。大学生士兵刚步入军营对部队比较陌生,需要干部骨干及时搞好帮带。要把经常性帮带贯穿大学生士兵成长的全过程,做到思想上常帮、训练上常带、工作上常教。坚持依法带,始终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言之有理、行之有据。注重以情带,把从严要求与真情关爱相结合,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人格上尊重、感情上贴近、生活上关爱。运用典型带,及时发现和宣扬大学生士兵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和酵母作用,同时引导广大大学生士兵积极学先进、努力赶先进。突出重点带,对有明显素质弱项的大学生士兵,要确立帮带目标、制定帮带计划,帮助他们固强补弱、实现全面发展。同时,重视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积极开展“老兵带新兵、师傅带徒弟”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士兵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全面育——这目标那目标提高军政素质才是硬杠杠。以前,我们常讲“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大学生士兵相对而言素质比较全面,但缺的就是过硬的军政素质。要帮助他们克服潜意识中的优越感,看到自身素质的差距,组织他们和其他战士一样参加军事理论学习、体能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把远大理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勇敢地接受挑战、战胜挫折、锤炼意志。要紧贴大学生士兵的实际,为他们量身订做军事训练“套餐”,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打基础,循序渐进抓落实,防止急于求成。要针对大学生士兵接受能力强、掌握知识快的特点,在抓好必训科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大信息化知识学习、武器装备操作、战术技术运用等方面的训练比重,着力提高精通本职专业、掌握多种技术的素质能力。要重视实践锻炼,充分利用部队参加演习、执行重大任务等时机,有意识的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摔打磨练中提高军政素质。

合理用——这专业那特长关键用在合适岗位上。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好大学生士兵的作用,必须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学生士兵应征入伍后,要认真审查档案材料,全面掌握职业技能、文化素质和主要经历,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注重发挥特长,把部队需求与个人发展意愿结合起来,尽可能把大学生士兵安排到专业对口或相应岗位。对一些素质好,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士兵要大胆起用,破格使用,促进他们迅速成长成才,真正使大学生士兵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倍增器”。要积极为大学生士兵搭建发挥作用的舞台,让他们想事、干事、做成事,时时看到自身的价值,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引导他们自觉扎根军营、建功岗位。

更多内容进入:

\威廉希尔app 高考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