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山东高考 > 山东政策大纲

山东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意见政策问答

编辑:

2016-05-11

5.这次改革在创新高校用人机制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为进一步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激发高校和专业技术人员活力,在充分吸收借鉴外省经验和调研论证基础上,我们在创新高校人才体制机制方面提出了以下新举措:一是进一步优化公开招聘工作流程。从明年开始,不再为高校下达年度用编进人计划,由高校在人员控制总量内,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自主公开招聘各类人才。高校可采取考察方式直接招聘学校紧缺的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方案及招聘结果向同级人社部门报备。二是调整完善高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根据我省高校目前人才队伍现状以及外省的经验做法,近期我们将对高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进行调整,适当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允许高校专业技术中初级岗位统筹使用,更好地服务高校引进人才和事业发展需要。同时,高校在人员总量控制范围内,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自主设置岗位设置方案,并将岗位设置方案向同级人社部门报备。三是全面推进高校职称制度改革。政府部门不再组织高校职称评审,不再发放职称资格证书,由高校根据教师能力和业绩,实行自主评价,按岗聘用。各高校要充分发挥岗位在人才评价和使用方面的作用,将岗位聘用与教师的能力和工作业绩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为目标,以工作能力和业绩为标准的人才评价机制和奖优罚劣的竞争性用人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四是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允许高校自主决定校内收入分配,完善以岗位聘任为基础,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制度。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知识、技术、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直接挂钩,重点向教学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人员倾斜。

6.这次改革提出推进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改革试点,有什么具体考虑?

开展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改革试点,是创新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2016年,计划选择5所左右省属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实行职员制,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提高二级学院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参照同类别同等级人员任职年限和条件,建立有利于相关人员职业发展的职级晋升、交流任职、薪酬分配等制度体系。

7.“双一流”建设是这次改革的重要内容,有什么具体建设目标和措施?

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驻鲁高校积极响应,正在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组织实施。在我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当中,推进“双一流”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予以充分体现,《意见》的第15条对此作了专题阐述。我省的实施方案正在研究制定,总的指导思想是,从服务国家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统筹资源,发挥优势,集中力量,扎实推进。初步考虑,以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积极支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等驻鲁部属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积极支持省属高校的一批重点学科争创一流。力争到2020年,驻鲁高校(包括部属和省属)有50个左右学科(其中省属高校有20个左右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学科排名前1%,并实现进入1‰的突破。当然,ESI排名只是标志之一,还有多方面的重要标志,包括人才培养水平、重大科技奖励、重点科研平台、创新团队,以及专利发明、成果转化,等等;力争若干所省属高校的学术影响力排名进入国内高校前100名,带动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8.这次改革对高校德育建设提出了哪些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过多次重要指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创新德育工作,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意见》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优化思想政治课程,制定建设规划,以项目形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感染力。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大学文化,突出齐鲁文化品牌,形成山东德育特色。挖掘专业课的德育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科学精神、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感和责任感。

近期我们将研究制定《山东省高等学校德育综合改革指导纲要》,出台思政课德育方案,明确相关的课程标准和基本规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落实到专业教育中,落实到实践活动中。总的来说,是把授业与传道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教书和育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9.在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这次改革有些什么具体措施?

《意见》提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设置创新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使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行业标准对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二是提高实践课比重,工农医类专业实践学分比例逐渐达到30%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20%以上。三是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实践锻炼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扩大“双百计划”实施范围,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等互聘人才。四是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开放式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五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每年择优支持1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六是鼓励企业接纳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政府按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落实税收减免政策。七是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修业年限最长可延至8年,对完成规定学业的学生及时核发学业证书,按学期审核学位授予资格、办理就业报到手续。八是深入实施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创业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专业技术人才。

4月5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我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建设任务等作出了具体部署。

10.我省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哪些改进?

《意见》提出,建立多元育人模式,主要包括:一是探索本科综合评价录取等招生制度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促进高校科学选才,在高等教育入口上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二是深化贯通培养模式改革。2013年,我省开始启动高职与本科、中职与本科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引起社会的反响,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认可。下一步将按照《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制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目录,优化专业布局,实施动态管理。今年要委托第三方对2013年试点的学校和专业进行质量评估,淘汰管理水平低、达不到培养标准的学校和专业。三是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四是建立校际合作育人模式。支持高校建立校际联盟、专业联盟,互派教师、互换学生、互认学分,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2015年,我们已经在本科课程联盟高校试点,实施了学生跨校访学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一步将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和学生数量。五是增强高校科研育人功能,实施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支持教师依托科研项目开设研究性、创新性课程,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完善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本科生开放制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高创新能力。六是加强校企合作育人,鼓励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组建教育集团、专业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协调推进机制。畅通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双向交流渠道,提升校企合作创新和人才培养水平。七是推进中外合作育人,加强与国外友好省州高校、国内985高水平大学的合作,积极引进国际知名高校来鲁开展合作办学,支持高校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11.这次改革在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

一是建立办学规模定期核定机制。根据培养周期,从学科基础、师资结构、专业设置、研创能力、培养水平等方面全面评估学校办学能力,以办学能力、社会需求等为依据,综合考虑办学类型、专业特色等因素,动态调控办学规模。

二是优化全省专业布局。根据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布局,增加工学、农学类专业,鼓励新兴学科专业发展。提升医学、教育学类专业办学层次,2016年起,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提高职业吸引力和人才培养专业化水平。稳定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差异化发展。整合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科类专业,强化学科,淡化专业,提升办学层次。

三是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积极支持驻鲁部属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和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6所左右省属高校和20个左右优势学科,争创国内一流。

四是实施应用型高水平高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10所左右应用型高校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五是继续实施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专业特色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六是实施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制度,定期公布本科专业限制性目录和预警目录,允许高校在限制性目录和预警目录外自主设置专业,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方向。从政策指导上鼓励高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突出特色发展。

七是在省属本科高校全面实施拨款定额改革。充分发挥财政拨款的杠杆作用,对鼓励发展的专业和限制发展的专业,逐步扩大上、下浮动比例,引导高校转变办学模式,突出办学特色、争创一流。

八是建立招生计划优化调整机制。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优化调整实施方案,每年统筹10%的招生计划,综合考虑专业办学条件、高考专业志愿内录取情况、新生入学报到情况和就业情况等因素,调剂用于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社会急需以及适应新兴产业的专业。

九是实施分类评价。按照学校不同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分类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把评价结果作为绩效奖补、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引导高校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12.这次改革对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有什么打算?

一是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建立生均拨款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生均定额标准。优化项目设置,加大支持力度,强化项目引导。“十三五”期间,设立专项经费,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支持高校争创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实施应用型高水平高校建设工程和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支持计划,支持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开放式大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程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高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支持高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支持高校提高科技研创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是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探索按生均定额、专项拨款、绩效奖补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高校财政拨款,构建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导向清晰、讲求绩效的预算拨款制度。突出教学质量、学科专业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考评机制,根据考评结果,实行以奖代补,传递更加清晰的政策导向。

三是丰富筹资渠道。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学费标准并动态调整,进一步推进高校学分制收费改革,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富有活力的高校收费机制。积极探索通过地方政府债券、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低息专项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经费,不断拓宽高校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商业银行探索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为高校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13.加大经费投入后,在高校财经管理与监督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是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总会计师岗位设置由机构编制部门按程序审批,总会计师实行交流任职。这项措施是基于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文件,同时也参考了教育部直属高校设立总会计师的经验。实行总会计师制度能够规范高校财务工作,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

二是建立年度预算审查和决算审签制度。

三是开展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同步审计,建立任前告知和任中审计制度,严格离任审计。

四是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重点加大高校在财务资产及收费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保障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接受各方监督。

山东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意见政策问答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考政策请继续关注威廉希尔app 高考频道!

相关推荐:

2016年山东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33条”学生可休学创业

山东2016年高考政策解读(加分政策、异地高考政策..)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