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6-14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2016高招访谈系列节目,我是主持人戴全英。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各位家长和考生都非常关心今年有没有新的高考政策,考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有没有发生变化,尤其是当前正处于高考改革期,考生报考学校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呢?为了解答家长和考生都关心的这些问题,新浪教育特邀请各大高校的招办主任坐镇,面对面地给我们进行解答。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的学校是上海交通大学,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场上的嘉宾,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郑益慧老师,您好。
郑益慧: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交大举办120周年校庆弦歌三世纪风云两甲子
交大三精神: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
主持人:今年恰逢交大120周年的校庆,上海交通大学经过百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所以首先请郑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所历史悠久又享誉海内外的高校。
郑益慧:交大是我们国家历史最悠久的两所大学之一,也是刚刚举办了120周年的庆典,应该说弦歌三世纪、风云两甲子。
交大的这种深厚的百年名校的底蕴,实际上用精神来概述更为恰当,我对这个精神的理解应该是也比较透彻,因为我在交大已经27年了,因为我从本科、硕士、博士都是一直在交大。所以,我对交大理解,它有三个精神:第一个精神,交大人有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的勇于担当的责任精神。从交大建校伊始就有了,因为1895年甲午战败之后中华民族危在旦夕,这时我们的创始人盛宣怀先生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储才兴邦,储才必须兴学,1896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成立。因此从交大成立的那一天起就肩负着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崛起而培养人才,而读书的这样历史使命。
到上世纪初中山先生到交大来做演讲的时候就提出,希望交大肩负起实业救国的重任,后来历经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后,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事业的发展,交大都一次又一次站在为民族奉献的前列,一次次不惜粉身碎骨为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代代交大人也是为了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富强而抛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正印证了我们的校训:饮水思源。这种精神我们是代代相传的。
第二个我体会很深的精神,交大人有一种百折不挠,这种百折不挠是类似于凤凰涅槃、欲火重生的精神,而且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恰恰使得交大在一次一次历经磨难之后又一次次屹立在一流大学之巅。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的写照,好比我们在1978年就派出了第一个教授的访美代表团,也是第一个在海外设立研究生院,也是第一个包括进入985、211,还有第一个和欧盟合作,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这么多第一,这么多敢为人先,使得交大又一次进入了一流最顶尖的学校的行列。而且你看交大人的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实际上在平时工作中也体现,其实它有一个体现,我们举一个例子,1956年咱们西迁,当时把交大的一部分迁到了西安。你看,两所交大都能生根发芽,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我们有了两所C9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这种精神可见一斑。
第三个很重要的精神,从科学上来讲,交大人都有一个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实际上缔造了无数个中国的第一,第一台打字机、第一台内燃发动机、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深海救生艇,还有第一条越江隧道、歼8战斗机、心内直视术、断手再植术,一直到现在辽宁号航母,都有交大人的身影,都是交大人缔造的,在这里花了很多心血。
同时这些精神我们也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以江泽民学长为代表的政治家,以钱学森学长为代表的科学家,以邹韬奋学长为代表的社会活动家,以及以李叔同为代表的文化名家,都是交大培养的,还有非常多社会各界的精英。我们在两院院士当中就有200多位交大校友,而且在23位“两弹一星”功臣,当中有6位交大校友。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中,5位交大教授增选为两院院士,三位交大校友增选为两院院士。
可以说交大人的,整个交大120年的发展历史,既是中华民族不断振兴的一个见证,也是交大精神的见证。正是一代代交大人把交大的这种精神星火相传到现在。
标签:上海交通大学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