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4-17
-国际关系的理论思考
(一)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国家间的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根本目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争夺世界与地区霸权,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世界大国之间斗争的核心问题。
(二)意识形态对抗与超越意识形态的合作。
1.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演变成国家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对抗。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始终是资本主义潮流。但是在20世纪上半期,十月革命在俄国取得成功,以埋葬资本主义为己任的社会主义由原来的思想变成了现实,引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恐慌。
第一阶段:干涉苏俄革命与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1917年~1939年)。
第二阶段:与苏联合作打击法西斯主义(1941年~1945年)。
第三阶段:冷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1949年~1991年)。
第四阶段:苏东剧变后西方世界继续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以及与中国在诸多国际问题上的合作(1991年至今)。
2.法西斯力量与反法西斯力量世界性的对抗。
第一阶段:法西斯专政在德意日建立及其对外扩张,世界局部性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西方大国从国家局部利益以及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发推行“绥靖政策”(1931年~1939年)。
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西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的较量(1939年~1945年)。
(三)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与人类对和平世界的努力。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使资本主义产生以来所创造的人类文明几近毁灭,也给人类世界心灵世界留下了巨大创伤,欧洲成为一片废墟。战后通过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来解决列国之间的矛盾,虽然会议具有分赃性质以及重新瓜分世界霸权的色彩,但会议倡导成立的国际联盟及其原则为后来的人类合作开启了先河。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
显然“一战”后的调整是失败的,人类并未迎来真正的世界和平。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国与日本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战争笼罩整个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远超过“一战”。战争后期,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决定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战后,联合国成立,雅尔塔体系形成。尽管雅尔塔体系带有大国强权色彩,并且演变成为两大阵营对抗与美苏争霸格局,但世界和平与进步潮流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人类进步力量得到发展,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今天,虽然局部地区冲突不断,但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标签:四川高考文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