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文综试题

山西太原五中2011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

编辑:

2011-04-19

35.“战后的欧洲正需要这样的计划,并以此履行其维持和平的责任。这一点写在法国宪法的前言中:政府保证为人民提供适当的发展条件,并保证给予个人在健康、安全、休息、娱乐等方面加以保护。”为此 ( )

A.法德两国倡导建立欧洲共同体 B.西欧国家接受了马歇尔计划

C.西欧普遍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 D.西欧各国问取消了贸易壁垒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6.高山林线(简称)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林线植被生长在其生态适应的极限处附近,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受到人为的干扰少,是研究植被—气候关系很好的场所。读“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21分)

(1)请在答题纸的图中沿AB线做出林线高度变化曲线图。(3分)

(2)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8分)

(3)简述沿AB线和AC线林线分布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原因。(10分)

37.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2008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企业总部迁移路径示意图

根据材料一,描述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描述生产企业总部迁移的特点。(3分)

(3)企业研发性总部迁出后,会对企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8分)

38.(22分)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商讨了“十二五”规划,“十二五”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将围绕包容性增长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包容性增长有着深刻内涵。从国内看,“包容性增长”首先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第三,这种增长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际视野看,“包容性增长”应该是一国的经济增长不应该去损害或抑制另一国;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不仅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材料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材料三 2010年10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致辞中说:“文化是沟通人与人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我国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实现“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16分)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6分)

39.(30分)2011年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房价上涨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再次受到与会代表的热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不断攀升的房价打碎了众多“蜗居者”的梦。针对不断攀升的房价,2010年,我国楼市调控重拳频出,且目标直指投机性购房。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其中的调控政策十分严厉。新政实行严格的差别化房贷政策和研究制定引导住房消费、调节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和炒房。同时,增加住房的有效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的查处力度。新政实施后,几近疯狂的楼市开始应声“退烧”。特别是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推出八条房地产调控措施,限购是重中之重。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将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材料中“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将给予更加积极的国应”的理由。(12分)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一次伟大实践。在近两年的制定过程中,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期盼、意见和建议吸收到《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规划纲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党全社会集体智慧的结晶。

材料三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是如何体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12分)

(3)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教育规划纲要》的实行将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40.(3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物质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打开这两条通道之后,汉庸一千多年间,……(中国)运往西方的技术和物产包括铸铁、凿井、丝纺和造纸技术,以及丝织品、茶叶等物产。西方经此输入中国的物产包括玻璃器皿,以及良马、香料、葡萄等。此后,中国的物产和技术的西传确实难以统计的,包括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

——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限制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这个问题从古典时代起就有了;那时,罗马帝国为支付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纺织品而耗尽自己的黄金。16、17和18世纪,情况还是如此,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荷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入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状况。简要分析古代中国在东西方交流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为例,分析欧洲“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的原因有哪些?到18世纪末叶,欧洲“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10分)

(4)中、交流在古代和近代有何本质区别?其影响有何不同?(10分)

(5)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认识(3分)

41.环境保护(10分)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5分)

(2)分析乙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主要人为原因。(5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