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卷(附解析)

编辑:

2016-05-17

【答案】

(1)工业革命后,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民间:致力于建立廉价住房;建筑商发起“模范住宅”运动。政府:立法规范房地产建设;扩大地方权力支持地方房地产建设。(9分)

(2)原因:《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政治动荡,促使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入上海租界;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人开发;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吸引大量农民入城工作。(8分)

(3)原因:银行贷款推动炒房;房地产商肓目扩大开发。(4分)解救: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4分)

【解析】考点: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英国伦敦房地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城市中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工厂,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住房需求量不断增加,民间采取了“建造廉价住房”“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娄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等形式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而政府则从立法规范房地产建设;扩大地方权力支持地方房地产建设等方面来解决。(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可以从政治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概括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40年代”房地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可知,《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根据材料“1860年至1862年”太平天国运动又起了推动作用;材料“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可知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人开发;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吸引大量农民入城工作。(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从材料“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和“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可以得出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通过稳定金融秩序和兴办公共工程的举措以化解此次危机。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贤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八股取士并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既要考知识又要考智力和悟性。……考试有严密的程序,考官入院,提调官和监事官立即封锁内外门户,不得擅自出入。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矩,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等等,以防夹带。开考后有巡倬官负责巡逻监督。考生交卷时由受卷所登记收缴,转送弥封所编号密封,再送誊录所朱笔誊抄,对读所对读朱墨二卷核对无误,将朱卷交同考官分房阅卷。同考再向主考荐卷,均要写出评语。名次确定后在公堂上调入考生原作墨卷对照字号,确定名单发榜。殿试则较为简单,只有一场,收卷后同样弥封编号,交读卷官评定高下,报皇帝钦定名次,送内阁填写皇榜公布。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855年英国文官制度刚刚建立时的试题,考试内容均为数学、法律、政治、国际关系等学科学问。

——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4分)

【答案】

(1)①采用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达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②严密性、规范性堪称完备。 ③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高度重视。④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强化。(8分,每点2分)

(2)①科举考试“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合理性;②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③文官选用方法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④舍弃了对古代经典的考查,考查的内容与职位紧密相连。(学生只要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4分)

【解析】考点:科举制。(1)本题要求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进行作答。根据材料“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考试有严密的程序”“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矩”“考生交卷时由受卷所登记收缴,转送弥封所编号密封,再送誊录所朱笔誊抄”“报皇帝钦定名次”等信息,可以得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

(2)考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对西方国家的文明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得,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各级公开考试,选拔官员,是一种很先进的制度,这一制度在保证公平,选拔机制,等等上面都有严密的组织形式;而在实行文官考试制度之前,西方的官员基本都是贵族世袭制度的,加上贵族推荐,任命,不利于统治越来越追求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觉醒民众,所以要借鉴中国文官制度。

45.(I5分)【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59年3月,我国x藏地区上层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决定“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取得了平息武装叛乱的全面胜利,为x藏民主改革铺平了道路。

材料二

当时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这一措施得到了x藏各阶层人民,首先是贫困农奴和奴隶的欢迎,也受到很多的上层人士的理解和合作,保证了x藏民主改革顺利进行。……第二步是进行土地改革。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全部财产、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采取没收政策,时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政府把这些公有财产、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全部分给了农奴和奴隶。

(1)依据材料一,分析x藏民主改革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x藏民主改革方式的特点,分析其历史作用。(9分)

【答案】

(1)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确立;x藏叛乱被平息;x藏人民要求民主改革。(6分)

(2)特点:自下而上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相结合;没收和赎买相结合;对农奴主区别对待。(6分)

作用:减少了民主改革的阻力,推动了民主改革的迅速开展,使x藏通过民主改革直接步入社会主义阶段。(3分)

【解析】考点:x藏农奴制改革。(1)经过三大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1959年平定x藏地区上层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决定“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

(2)当时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这一措施得到了x藏各阶层人民的欢迎;土地改革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全部财产、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采取没收政策,时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对奴隶主区别对待;农奴和奴隶获得生产资料。改革的作用,对奴隶主区别对待减少了民主改革的阻力,推动了民主改革的迅速开展,使x藏通过民主改革直接步入社会主义阶段,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苏联解体后,美国发动了3场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然而,阿富汗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留下了恐怖活动和游击战争的后遗症。由此看来,……把阿富汗和伊拉克分裂成几个国家可能就会避免恐怖活动和游击战。虽然这是犯罪,但是经常犯罪的美国是不介意多犯几条罪的。

——(美)R•G•格兰特《现代战争》

材料二

美国军事战略主要采取两种手段:一是直接利用战争或军备竞赛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使美国的霸权系数加大;二是借助战争削弱其他国家的经济实力,使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增强,实现全球霸权。军事战略不仅是达成经济目的、捍卫美国霸权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应对其他潜在竞争对手的手段。

——《揭开美国对外政策的迷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外发动的几场战争造成的恶果,并分析美国为什么“不介意多犯几条罪”。(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军事战略实施两种手段的根本目的,举例说明美国两种军事战略手段取得的成功。(7分)

【答案】(1)恶果:留下了恐怖活动和游击战的后遗症,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使世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4分)原因:美国一贯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政策,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4分,言之有理即可)

(2)根本目的:实战争夺维护霸权地位的经济基础,进而独霸全球。(3分)举例:“军备竞赛”政策最终拖垮了苏联;“借助战争”削弱伊拉克经济。(4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点: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战争。(1)从材料“阿富汗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留下了恐怖活动和游击战争的后遗症”,社会的动荡不安的因素增加。美国不介意多犯几条罪的原因在与美国一直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多次发动战争。(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不管是美国通过战争的方式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还是通过战争削弱其它国家的实力,最终都是为了美国的霸权。美国通过无休止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通过战争控制了伊拉克可以作为例证。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摘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

作为一名决策者,邓有两个突出的长处:他目光远大。他规定,对所有计划与建议的可行性都要先进行试验。……对可行性进行试验是与邓……使用的口号“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一致的。坚持这两个口号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社会主义,而表明在邓的思想中,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是与繁荣富强相联系的(这是马克思的观点),他要用各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繁荣富强。他不想让那些没有参与过社会与经济实践而只是在办公室中勾画蓝图的人来实现他的计划,也正因为如此,一些非共产主义作家称他为实用主义者。

——[英]伊文思《邓小平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有哪些重大的制度创新?(6分)

(2)结合材料,评述邓小平“两个突出的长处”。(9分)

【答案】(1)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6分)

(2)评述:目光远大,追求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想。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奉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视试验先行,稳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9分)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邓小平的贡献。 (1)注意限定词:“改革开放时期”“制度创新”,可回答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等;(2)首先依据材料概括邓小平的“两个突出的长 处”,即“目光远大”“实用主义者”,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评价。

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题(带详解)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