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4-06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A B A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6 0分)
37.(32分)
(1)孔子倡导“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唐太宗强调“存百姓”思想,都是提倡统治者爱惜民力,缓和社会矛盾,反对苛政。
孔子倡导仁和礼,希望人们自觉遵循道德准则,以稳定社会秩序。(6分)
(2)分类及理由(6分):
第一类为16世纪西班牙、17世纪荷兰:主要依靠殖民贸易和军事;
第二类为18世纪法国、19世纪英国、20和21世纪美国:依靠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除经济军事等传统力量之外,还发挥了软实力的作用)。
分析 :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进入高潮,促进了思想解放,在此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启蒙思想还推动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4分)
19世纪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殖民扩张和殖民争夺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同时凭借 “世界工厂”的优势,英国成为主导世界市场的中心。(4分)
(3) 本小题14分,示例: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由于中国落后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加之闭关自守,西方人不能全面的观察,因此认定中国只是一个停滞发展的落后国家。近代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西方从欧洲中心主义出发,鄙视落后的中国,同时担心中国民族觉醒复兴危及其侵略利益,希望中国只是一只沉睡 的雄狮。新中国成立 后,与西方长期对立和隔绝,西方对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国进行了诋毁歪曲,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联系越来越密切,使世界能全面的看待中国。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的国力,使西方认识到了中国的崛起并担心危及美国的霸权地位。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的社会变迁使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不断发生变化;中西之间是否密切交往,是西方能真实、全面看待中国的前提之一;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也极大的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39.(3)每个观点及论据各2分
观点一:皇权至上。
例: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区域位于城市中央的北端,基本形成了各市坊围绕皇宫的布局。
观点二:以儒 治国
例:最高学府国子监以儒学为主,为选拔官员创造了人才条 件。
例:建立孔庙,开创了普建孔庙的风尚。
例:皇宫、市坊等布局,遵循了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分明、严格有序的礼乐原则。
观点三:兼容并蓄
例:西市里有大量的外商开办的店铺,体现了对外来商业文化的包容。
例:各种宗教的场所在城中并存,体现了对各种宗教的包容。
40.(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垄断组织的形成,适应了新兴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竞争促使了企业的技术改造;新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的推动。(8分)
2014东城区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就介绍到这里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威廉希尔app !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历史模拟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