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4-04
图10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8~20题。?
图10
18.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 D.甲、丙、丁、乙
19.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昨日18时 B.当日18时 C.次日6时 D.次日18时
20.此图所示季节
A.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增快
C.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D.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有4道小题,共40分)
21.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1
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分析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0分)
22.读某临海国家略图(图12)及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R湖泊的轮廓略呈四边形,东西最大宽度为24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达400千米。有许多河流注入该湖,其流域面积达20万平方千米以上,湖水通过北面的河流流出。R湖由于水面广、湖水深,对周围的气候产生了一定影响。它使周围地区的气温有所降低,而降水量有所增加,这种现象在湖泊的北面和西面最为明显。
(1)分析材料中湖泊的北面和西面降水明显增多的原因。(6分)
(2)简要分析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分)
23.图13是我国某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图示地区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有哪些?(4分)
(2)简要分析该工程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分别有哪些有利影响。(6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已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3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700多万亩。
(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试分析产生石漠化的原因。(6分)
(2)结合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遏制广西地区石漠化的蔓延。(4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
地理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D B C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B D D B D A B
二、必做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10分)
(1)有利区位条件: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煤炭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能源消费区。(答出任意三项即可得6分)
(2)调整方向: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分)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2分)
22. (10分)
(1)湖泊提供了充足的水汽,(2分)湖的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2分),湖的北面主要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2分)因此,两处降水均明显增多
(2)沿海沿湖地区和沿铁路、公路线地区人口稠密(1分),其它地区人口稀少,人口分布不均(1分);
良好的气候、平坦的地势、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农产品,促进了该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任答2点得2分)
23.(10分)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2分)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分)
(2)对东部有利影响: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每点1分,共3分)
对西部有利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每点1分,共3分)
24.(10分)
(1)原因:①本区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土层薄;②植被覆盖率低;③降水集中,多暴雨。
(每点2分,共6分)
(2)措施:①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②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石山区的能源问题;③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④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每点1分,共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012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就介绍到这里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威廉希尔app !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地理模拟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