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mengxiang
2014-05-23
专题二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列强侵略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
1、国门洞开,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六十年代)
(1)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40—1842)
①背景
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根本原因(必然性):英国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结果: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其主要内容及危害如下:
※《南京条约》:
A.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赔款2100万银元。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D.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即协定关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南京条约》附件:
A.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贸易等主权,便利了列强侵略中国。
C.居住及租地权。为列强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法、美首先取得的特权:
A.军舰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权。破坏了中国的领海等主权。
B.外国传教士传教权。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注意: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实际上英法美均取得了以上侵略特权。
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④启示:闭关要落后,落后要挨打!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①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②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加深;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六十年代列强侵华的主要特征:
2、西方列强侵华的加深,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法国挑起的中法战争(1883—1885)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2)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①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但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A.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割让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长江上游)。
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要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3)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①资本输出的形式:迫使中国向列强政治借款、开设工厂、开矿山、修铁路等
②危害: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①原因:主要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适应资本输出的需要。
直接因素: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使人民生活更加困难,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中国的工具。
D.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3、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1)消极: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①政治上,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经济上,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疯狂掠夺财富,同时通过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2)积极:列强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思想观念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加深;
(3)甲午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二、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抗争史)
1、三元里抗英
(1)原因:英军入侵,民族矛盾激化(根本原因),英军到三元里抢劫(导火线)
(2)经过:①牛兰岗之战;②两次包围四方炮台
(3)意义:它是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2、黄海海战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抗日英雄: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殉国)、靖远舰管带叶祖硅等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定,日本强占台湾。
(2)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3)结果:敌我力量悬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沦陷。
(4)意义:台湾军民坚持斗争了五个月,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主权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4、义和团运动反帝运动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懦弱无能。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
(2)概况:
兴起:山东
发展:袁世凯在山东镇压义和团,义和团向北京、天津地区发展
高潮: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包围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3)意义: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时限: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抗战结束。
★阶段:1931、9——1937、7为局部抗战阶段,1937、7——1945、9为全民族抗战阶段。
★全民族抗战阶段的线索和阶段
▲线索:国共合作抗日是主流
■日本对中国的侵华活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共领导敌后战场
▲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为防御阶段
■1938年10月至1944年初为相持阶段
■1944年春至1945年9月局部反攻到大反攻阶段
(1)局部抗战(1931、9——1937、7)
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
原因:
A.侵华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既定的政策(根本原因)
B.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危机(直接原因)
C.中国国民政府正南方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
D.列强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影响:
A.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B.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②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发表抗日宣言,号召红军和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A.中共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淞沪抗战(一二八事变):1932年,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
山海关之战:1933年,东北军,安德馨率全营力战殉国;
C.国民党 长城抗战:1933年,二十九军,宋哲远,收复喜峰口;
爱国官兵 冯玉祥、吉鸿昌(共)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关内人民:工人罢工、募捐;工商业者抵制日货;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运动后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E.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和重要意义
(2)全民族的抗战(1937、7——1945、9)
①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全民族)抗战开始。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过程
A.“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B.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声明书,表达了抗战的决心(原因?)
C.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红军改编,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D.建立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
A.壮大了抗日力量,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初期的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A.淞沪会战:起点:为八一三事变,意义:激战3个月,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太原会战:特点:国共军队合作。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成为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大捷成为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E.枣宜会战发(发生于相持阶段):1940年5月,张自忠殉国;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
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
④敌后战场的抗战:
A洛川会议:1937年8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B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C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
D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力量: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E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开始,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⑤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
(2)时间地点:1945、延安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中共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
(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拓展和补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在东京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
(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
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标签:高考历史复习指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