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yn
2014-05-07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二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过渡时期总路线:
⑴时间:1953年提出
⑵内容: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要求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2.“一五”计划:
⑴时间:1953年到1957年
⑵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三大改造:
①从1953年到1956年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了改造.
②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4.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①时间:1956年召开
②内容:敌我矛盾已经解决,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形势.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及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运动: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接着,全国农村大办人民公社。
③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提高生产力,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④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问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①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国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弃.
③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
三、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国有企业改革: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起先后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5.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2.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
相关推荐:
2014高考历史复习:宗法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标签:高考历史复习指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