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3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明晰题目涉及的基本理论

2012-11-15

在高考解题过程中,除了要审清题目的类型、备选项干扰设置方法等要素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在审题时,弄清题目的时间、空间限制,题目涉及的历史现象的性质、立场、相关理论和与教材的联系。

明晰题目涉及的基本理论。

当前的历史高考试题,越来越多地渗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题目,都必须分析其涉及的基本理论,选择题也不例外。考生在审题时,应自觉地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与英雄的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深入分析题目。如:

【例7】(2008年文综全国卷Ⅱ第22题)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推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这反映出在韩国

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 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 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

命题分析:从题中材料来看,主要反映了上层建筑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原理。韩国建国初期,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后来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威权政治,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韩国逐步确立了政党政治制度。D项从本质上揭示了韩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题目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的说法完全否定了欧美式政治体制的进步作用,C项也是过于绝对的表述,均以偏概全。

【例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阶级对土地需要的减弱 B。地主已经无土地可以分配

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变化 D。克服杭日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命题分析:选C。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在根据地推行的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改变了以前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做法,由消灭封建剥削到限制或减轻封建剥削。这是生产关系中的一项重要调整。题目涉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基本理论。

以上题例说明,只有明晰了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更清晰地认清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考查重心,才能够更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途径。考生在考场多数失误,也正是没有运用基本理论,理性地、辩证地理解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而是感性地看待这些历史要素,在答题中要么是缺乏深度、要么是文不对题、要么是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