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解题过程中,除了要审清题目的类型、备选项干扰设置方法等要素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在审题时,弄清题目的时间、空间限制,题目涉及的历史现象的性质、立场、相关理论和与教材的联系。
1. 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
高考试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也有的题目,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这一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如:
【例1】(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20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命题分析:题目要求回答的时间不是1750年,而是“再晚两个世纪”,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工业革命的完成,人类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题目假设古代希腊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来到英国。前一个时期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后一个时期是在工业文明时代,他对社会陌生的原因根本上是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物质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中的有效信息“1750年”再晚“两个世纪”,然后根据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的主要阶段性特征找到正确答案。选A。学生失误的原因,一是没有重视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二是没有准确把握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性特征。
【例2】(2008年文综天津第17题)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命题分析:这道题中的材料“耻于言商,耻于言利”是指从中国古代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涉及的时间是中国古代社会;清末“状元企业家”这条信息反映出的时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反映的史实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读懂了材料的信息,弄清了题目中的时间,就能够把题目与教材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等章节对应起来思考,从而回忆起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当中的“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的影响。从而选出正确答案A。
时间清晰了,答出正确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是解题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