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考政治试题的解题技巧

2012-08-14

2、设问法

运用设问法解辨析题要分清不同类型,找出设问点,有针对性地设问。

第一、单向判断题。就是对一个问题或观点,必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并进行分析和说明。

例17: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实惠。

分析:本题设问时要分析它所涉及的有关知识点,即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的限度等,并认识到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危害,阐明正确结论。第一步,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什么?(解释概念)。这两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结合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需要货币量的关系得出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但不能说两者中谁比谁好。)第二 步,针对整个辨题提问。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影响呢?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吗?(根据教材分析二者对国民经济的危害,辩证认识通货紧缩对消费者短期内有一定实惠,但从长远看是不利的。)第三步,这两种经济现象有联系吗?(总结观点,指出错误。)

第二、正误混合型。即命题内容正误混杂,真假难辨。一般有两种情形:命题内容总体上是正确(或错误)的,但其中包含不合理(或合理)的因素;由一个正确前提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或者由一个错误的前提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例17: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分析:该题考查哲学有关知识,设问时要找准关键词“知识”、“唯一力量”和“推动”,逐层设问,辩证分析。第一步,知识是不是力量?(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是间接的,需被人正确应用,才能转化为力量。)第二步,知识是不是不推动社会的力量呢?(这涉及到知识被什么人掌握,要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应用等。)第三步,知识是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呢?(还有其他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如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

第三、具体条件型。命题内容所列举的材料或理论观点是孤立的、抽象的,在一定条件下正确,一定条件下错误,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笼统地判断,要根据具体条件具体分析。

例19:一个国家的关税收入越多越好。

分析:该题设问时首先要找准辨点——“关税收入越多越好”。“好”要有条件,具体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情况。第一步,关税是什么?征收关税有什么用?(结合所学关税知识回答。)第二步,关税收入越多越好吗?关税收入的来源与途径是什么?(用外贸政策、进出口商品总价值、关税税率有关知识回答。)关税收入增加在什么条件下有利,什么条件下不利呢?(根据关税收入来源与途径等相关知识具体分析。)第三步,总结规律,组织答案。

五、论述题

(一)注意设问的限定性

论述题一般由背景材料和设问构成,无论是材料型的选择题,材料型的简答题或以材料为背景的辩析题,还是论述题,认真地审读材料,通过解读材料从中获取关键信息都是正确解答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此外,准确地把握题目设问的相关限定对解答论述题显得尤其重要。

1、设问范围的限定

范围限定不同,需要运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就不同。

例20:“政府为什么重视就业问题”,如果要求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则答案为:(1)就业是民生之本。(2)搞好就业工作有利于深化改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如果要求用政治常识知识回答,则答案为: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搞好就业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②国家具有经济职能,搞好就业工作是政府的职责。③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范围限定有的比较具体,如“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知识”,“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有的比较宽泛,如“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运用所学经济常识”;有的是隐性的,要根据材料和设问,综合判定范围限定是要运用哪方面的知识。

2、设问主体的限定

同一范围、同一角度、同一对象,主体限定不同,答案就大相径庭。

例21:“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怎样扩大就业”,如果主体是政府则答案为:(1)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好的就业岗位,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2)加强宏观调控,鼓励支持就业,提供信息,加强培训,搞好公共服务。如果从劳动者个人来说,则答案为: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灵活就业。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解题,尤其要注意区分主体。建议特别留心以下三点:一是区分党的机构与国家机构,前者用政党知识解题,后者用国家知识解题;二要区分不同的国家机关有不同的职能;三要区分国家机关同政协机关等。

3、设问角度的限定

设问角度主要有 “是什么”、“为什么”、“怎样”三大类,角度不同则答案不同。

例22:“用经济常识分析节约资源“,如果从“为什么”角度设问,则答案为(1)资源是有限的。(2)节约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从“怎样”角度设问则答案为:(1)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同一设问角度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如,“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属“是什么”角度类,“如何解决问题”则属“怎样”类。有些设问同时包含了几个角度要求,一般是既要概括出“是什么”,又要分析“为什么”。

4、设问对象和材料的限定

设问对象不同,所选用的知识必然不同。例如,同样要求分析某一行为或决策的哲学依据,“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是坚持集体主义和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调整经济结构”的哲学依据是是“事物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够引起事物的质变”及坚持发展的观点。

大多数情况下,设问都强调联系材料,否则,答案过于宽泛,缺乏精确性,难以起到测试能力的作用。

(二)巧解“意义”类论述题

近几年高考,“意义”型主观题见考率颇高。“意义”、“重要意义”、“作用 ”、“重要性”等词屡见于各地高考试题。“意义”型主观题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读懂题意,找出讲“意义”的主体和客体(有些题目未加以规定),避免答非所问。例:2005年高考广东政治卷第35题中问“利率上调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作用”。那么该题“意义”的主体就是“利率上调”,客体则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而一些考生不假思索,不分主、客体,大谈特谈利率上调对居民、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得分可想而知。

第二、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忌围绕一个角度反复阐述,这也是“意义”型考题拿高分的关键。因此,考生应“多思少写”,在作答前理清思路,紧紧围绕“意义”的主体,思考可能带来的作用,找准、找全角度,并列出纲要。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题目是否有范围限制。

例23:据调查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的人员将近1.4亿,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下足10%。没有劳动合同的保护,增加了农民工依法追讨欠薪和维权的难度。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

思路:(1)找主、客体。主体:签订劳动合同;客体:未加限制。

(2)范围:经济常识。

(3)找全角度: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方行为,因此对双方都有益。而且,签订了劳动合同,对整个社会也是有利的。据此,列出如下纲要。

纲要:①劳动者②用人单位③社会

参考答案: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确立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有利于保障双方,特别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社会)

例24:(200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第40题)中国与欧盟同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从“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思路:(1)找主、客体。主体: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客体:未加限制。

(2)范围:未加限制,因此政治、经济方面均可以答。

(3)找全角度:中国与欧盟合作,符合双方利益。双方友好关系的维持对世界和平也是一大贡献。

纲要:①中国(政治、经济方面)②欧盟(有利,但无法具体讲)③世界(政治、经济方面)

参考答案:(省略“原因“部分)(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方面)(2)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方面)

第三、答案要有层次。如果一个答案的要点包含多个角度会影响得分。

第四、根据设问角度准确使用术语。

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型表达 。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有时文化意义归于政治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其次,作答时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原则。

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经济意义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劣势转化为……优势);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

国内区域合作交流意义补充:(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

国内农业方面意义补充:(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等。

政治意义

(1)国内有关活动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2)对外交往活动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

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三)巧解“措施”类论述题。

“措施”类论述论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类题目可采用定位法进行解答。

1、主体定位法

主体定位法是指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采取不同的措施。从经济常识角度讲,主体一般可分为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社会组织(消费者协会、仲裁机构等)、个人(劳动者、消费者)等;从政治常识角度可分为国家机关、政党(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社会团体(如人民政协)、国际组织、公民等。主体定位法一般运用演绎思维对试题进行分析。

例25:(2002年高考上海政治卷第34题第(2)问)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江泽民同志还多次指出,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全党来说,是一次新的学习,也是一场 新的考试。

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论述面对“新的考试”,党和政府应该作出哪些努力。

分析:此题主体非常明确,是党和政府,故考生解答时应思考中国共产常在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应如何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此,应主要强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对于政府,我们应考虑的是它该履行什么国家职能、如何贯彻对民人负责原则及所要坚持的外交政策等。回答时一定要根据不同主体分要点答题,切不可混同。

参考答案:①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要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以适应“新的考试”。②党要通过国家政权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依法治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

2、客体定位法

客体定位法是指根据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客体、对象)找出相应的理论根据,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类型的题目很难从材料和设问中明确行为主体,只能分析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客体定位法一般运用归纳思维对试题进行分析。

例25:(2004年高考湖北、重庆等省市文综卷第39题第(6)问)材料三:电力曾经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针对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发的电力紧张现象,国家决定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在确保国有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鼓励其他经济成分投资兴建电力企业。一些地方还通过试行电力供应“分时定价”的方式,缓解高峰期 供电紧张局面。

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发展电力工业的措施。

分析:根据设问要求,首先必须分析材料,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把握其背后的实质,明确材料中反映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也就是说,运用归纳思维,找出理论根据。本题归纳如下:“确保国有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分时定价”——价格杠杆(价值规律);“针对……电力紧张现象,国家决定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然后,根据这些要点分层作答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①发展电力工业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并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②电力也是商品,一些地方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用电是缓解电力紧张的一个重要举措。③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政府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保证电力工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内容定位法

内容定位法是指根据相关问题具体内容,寻求合理的多样化的措施。

例27:(2005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40题第(5)问)结合经济常识,分析革命老区在发展经济方面有什么相似的优势和劣势。“红色旅游”如何帮助老区“扬长避短”,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此类试题行为主体比较模糊,针对的行为客体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需采用内容定位法。本题首先要分析“红色旅游”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方面;劣势在工业发展、农业发展、资金、人才等方面。然后,根据优、劣势的内容分析出如何发挥优势和如何把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措施。

参考答案:(1)优势:绿色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景)、历史文化资源(革命传统和革命遗迹)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农业落后,资金缺乏,劳动力技术水平较低。(2)“红色旅游”可以把老区的绿色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旅游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以旅游业带动交通、通讯等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窗口与外界加强信息交流,吸引外部资金和人才。

3、因果联推定位法

因果联推定位法是指围绕所要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展开因果推理。此类试题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比较少,主要运用演绎(发散)思维加以推理分析。

例28、(2003年高考上海政治卷第34题第(2)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论述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采用因果联推定位法比较简便易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根本在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适合的生产关系,由此再推出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完善、分配制度的完善、经济体制的完善等。当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少不了的。

参考答案: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对生产关系进行相应调整。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防止两极分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加个人收入。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的收入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