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四 清清楚楚审题,多方面思考。焦老师说,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备考时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要仅停留于死记硬背上。
技巧五 要学会统筹安排时间,这个技巧是每个学科的老师都要仔细交代的。对于高考文综试题而言,时间很紧张,阅读量、书写量都很大。焦秋洪老师建议,35道选择题,不能超过35分钟;主观题有大概120分钟,具体到每一问,大约有七八分钟;按“先易后难”的原则,把会的题做完,然后补做漏掉的、不会做的题。(记者:张勤 张竞昳)
高考文综答题技巧
一、把握解题技巧
政治学科高考所设“怎样、如何”一类试题以来,总结起来,该类试题在解题技巧上可分为两种具体情况予以把握。一种情况要求回答的“怎样、如何”就在给定的材料中作概括提炼,以2002年高考38题为例: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历史上,洞庭湖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这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1)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
这一试题的(1)问,要求在熟读材料的基础上使用恰当术语,在材料中找出发生变化的内容(要点:湖区人民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即从过去单一经营到现在的多种经营;政府加大投资,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2)问,要求回答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仍然在材料中作概括(要点:统筹规划,进行政策调整;直接投资,实施经济调节;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还有2003年高考的41题也属这类题。这类题材文字较多,但都是有效的,必须根据要求用好材料,回答这种题:第一,必须根据提问要求明确要回答的“怎样、如何”的对象是什么?这是答题要解决的首要环节;第二,必须带着给定的要求认真研读材料,明确材料意思,理清答题思路;第三,必须在材料之中作提炼概括,既不是照抄照搬材料回答问题,也不是离开材料要求的内容。再以2003年高考38题为例:
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牢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
回答:(1)根据所学政治常识,分析目前应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2)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应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这种题要求回答的“怎样、如何”就没有在材料之中,而应采取发散思维,围绕给定的知识范围,按题的要求在材料之外去寻找。比如(1)问,要求学生围绕党的作风建设在政治常识中去归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措施(要点: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艰苦奋斗,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等)。
(2)问,是辨析性质的题,遵循是什么,为什么的答题思路,围绕“有些人的认为”答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要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前,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应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倡艰苦奋斗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还有2001年高考的34、35、38题,也属这类题,回答这种试题,第一,必须要明确提问的要求,审准要说明回答的对象;第二,研读所给定的材料,弄清材料或图表反映的问题背景是什么;第三,根据材料和提问要求在头脑中搜索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尽可能全面;第四,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
二、要对应模仿训练
要求学生掌握“怎样、如何”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搞好对应模仿训练是关键。怎样进行模仿训练呢?
第一,给学生提供模仿例题,再好不过的模仿例题是历年的高考试题,因此,可将近几年高考所设置的“怎样、如何”这方面的试题按两种情况把原题和答案要点印发给学生,叫学生认真分析这些试题所选材料和答案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明确答题技巧,掌握答题要领。
第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怎样、如何”一类试题作为课堂提问。教材中众多的小文字材料,稍加思考,可以设置成“怎样、如何”的第一题型,即在材料中作要回答的问题的概括提炼。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归类总结,适宜于设置“怎样、如何”的另一种题型,即回答的知识点围绕问题在材料之外作概括。
第三,专题训练,集中突破。在复习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热点材料,有针对性地设置帖近高考的“怎样、如何”这类要求的试题进行定时训练,目的在于强化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第四,高考前的每一次模拟训练,所设置的模拟试题,不能漏了“怎样、如何”一类要求的试题。
通过以上环节,应该说学生在解答“怎样、如何”一类试题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1、工业区位:
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技术(技术)、动力、市场等。
资源——煤炭、水源、土地、棉花、海盐、石油、天然气等
例(1)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例)
鞍山、本溪的铁矿;抚顺、阜新的煤炭;辽河的水资源;交通便利(铁路);市场扩大;劳动力丰富等。
例(2)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条件:(以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为例)
接近原料产地(棉花);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基础(历史悠久)好等。
例(3)分析东北区发展采矿业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资源、石油资源;有丰富的劳动力;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业基础较好;便利的交通条件;工业发展较早,基础较好;重工业比重大,为采矿业提供了市场条件。
例(4)电子工业(高科技工业、光谷、硅谷、航空)发展的条件:(以新加坡为例)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多,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航空、高速公路);政府的支持等。
例(5)有色金属的冶炼(铜、铝土等);还加能源充足。
2、农业区位:
自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市场、交通、政策、技术、机械化等。
例(1):分析渭河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有利条件: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灌溉便利;温带季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限制性因素: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较少(约600MM);
(2)棉花生长的条件: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沙性土壤,利于棉花生长;有灌溉水源(降水丰富或者有河流、冰雪融水);平原地形,地形平坦;秋后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的生产的收摘;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等。
(3)甘蔗:生长的习性: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四川盆地、两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
(4)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而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5)花生:分布在东部的沙土和丘陵地区,以山东、渤海湾为主。
(6)油菜:长江流域为主,向北移到黑龙江,向南移动华南地区。
(7)我国农业出口外贸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漳州、泉洲、厦门)。它们的发展方向:
第一产业:以水果、花卉、蔬菜为主;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出口创汇基地。
第二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能耗少、资本集中程度低的加工业为主;发挥经济特区优势,产品出口创汇。
3、交通区位:地理位置、水运、铁路、航空和高速公路(客货流量大小)。
4、城市群(带、圈)形成的区位因素:
①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条件好;
②城市密集、人口多,市场前景广阔;
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
④交通便利,经济辐射能力强。
5、港口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有河流或港湾、深水港,同时有较大面积的陆地(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筑港条件)
经济因素,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与城市的依托关系。
6、汽车站区位:
自然因素:要有面积大的广阔平坦地方(汽车的进出、停放,工程量不要太大);
经济因素:要建在流动人口量大的繁华地段,标志要醒目。(识别、寻找)
社会因素:与市内、市外有直接联系的地段;(方便人们乘车)
还应远离政府、学校等单位。(有干扰性)
7、航空港区位:
交通:与城市主干交通线路相连;
气候:不宜建在多雾、多大风、多暴雨的地段;
地形:平坦广阔——跑道建设;有一定坡度——排水;
良好的地质——地基稳固;
干扰性:远离市区。
8、商业中心的形成区位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能力;城市、人口多,经济腹地广阔,辐射能力强;周围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交通发达、便利。
9、金融中心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和银行信贷体系;金融网络遍布世界(或者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通信工具先进;有良好的市场体制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10、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优势;
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
工农业基础条件(好);
资源条件(丰富);
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交通条件(便利);
市场条件(广阔);
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
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
旅游条件(丰富,地域组合好);
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11、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交通条件:
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扩宽道路,专线(定线)行驶;建立统一的交通指挥系统;统一培训驾驶员;减少过境车辆进入城市。
12、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环境: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搞好环境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绿化;对垃圾进行无害、再生处理。
13、(1)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普通)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大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农产品加工、商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2)山区农业资源如何综合开发:(以江南丘陵为例)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改良红壤;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
14、沙尘暴:
形成条件:华北北部荒漠化土地,地表有丰富的沙质沉积物。地表植被稀少,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弱,加上人为的破坏植被。春季,西北风大并大风日数多。
危害:加速荒漠化进程;污染空气,使大气质量下降;诱发眼睛、呼吸道疾病发生;降低能见度,造成交通事故等。
防治措施:启动水尘暴预警系统,及时预报;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合理利用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扶贫科技;采用工程固沙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15、水土流失:
形成条件:
①自然:地形地势起伏大,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土壤是粉沙颗粒,土质疏松;降雨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
②人为:由于毁林开荒等破坏了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避免开矿引起的水土流失。
16、西北荒漠化:
形成原因:
①自然:气候干旱少雨;地表有大量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集中。
②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各项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治理措施:扩大林草比重,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体系;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问题;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合理分配水资源。
17、西气东输意义:东部:缓解长江三角洲能源紧张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产业结构;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改善城市环境。
西部: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综合利用天然气步伐,改善大气质量,提高居民社会(生活)质量;推动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结构;缓解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全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地域分布不均;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对接;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
18、如何综合整治(发展)一个工业区(鲁尔区、辽中南等)的经济: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提高人口素质,繁荣经济;消除污染,整治环境,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类资源。
19、如何分析生态农业——新型农业的优势: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挖掘了生产潜力;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了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综合利用。
20、分析一个地区(省)的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面积大小,土壤的类型、土壤肥脊,可开垦土地等;
气候资源——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
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磷,硫等;
生物资源——农业基地,经济作物基地,林业基地,水果基地,特色农业等;
水资源——降水多少,河流,地下水,高山冰雪溶水等
说农业吧发展区位因素吧,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气候条件优越,
政治主观题,先提取材料条款,再逐条进行分析,想想每一句话的内涵,政治主观题的每一句材料都是很有内涵的,写出每句话的哲理意义
上的说了地理.我来说政治的答题套话吧.
政治问道国家政府应该怎么做时 就三点 1我国的国家性质 2国家职能 3国家机关(民主集中制了什么的) 问道党为什么这样做是 就是 1党性质 2党宗旨 3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 4三个代表 5.。。。 民族去年刚考过今年不会考 问道各国之间的 例如金融危机 各国为什么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1国家职能 2国家性质 3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4和平发展是当今的主题 5联合国的宗旨 6国家之间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利益的矛盾是冲突的根源 7国家的义务
哲学部分
第一块无重点。你临考前稍看些。看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马克思哲学的内容。
第二块是唯物论。只要记住三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主要是规律的两性:普遍性和客观性。
第三块是认识论。主要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四块是辨证法。主要是联系的三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第五块是历史论。主要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判断标准;实现价值的途径。
经济学部分
1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
3教育能如何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源于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是归于这个基本矛盾).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社会生产方式都应该用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5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实行改革开放.
6实行城乡经济一体化,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配套服务水平,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保障农民收入,保障社保实施
7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个人觉得选择题的错题应该控制在两道题以内。
后面的综合大题还是重基础和答题技巧,每一科又不一样。
比如说地理,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要遗漏提干和问题里的每一个信息。地理题应该可以算作是文科中的理科,理解计算的能力要求高一些。如果是自然地理类的,首先就是准确地判断出地理位置,然后才能根据基本知识点答题,使很容易拿到全分的;如果是人文地理的话就要注意要点一定尽量答全。
政治的话多看看历年的高考题和相关的答案,应该不难从中提炼出比较固定的解题模式,只要知识点熟,个人认为政治应该是文综中最为简单的一科,拿高分不难。
历史由于鄙人比较懒,不怎么背书,所以相对较弱,高考后对答案就是历史分较低。 经验教训有两个: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要想得高分,你能把教科书闭着眼睛大致默下来,那啥也不说了,我一同学就做到这一点,所以她历史总是要比我高几分,说实话,很佩服她的勤奋;另一个就是多多总结答题技巧,特别是综合题,有时候答案就在题干中。
总之,个人觉得文综要学好就是“见多识广”四个字,识广是基础,知识点不掌握全面和牢靠再说什么技巧也没作用;见多主要是平时多多关注新的题型和时政,有些报纸就很不错,《文综报》,《高考地理》,《中学生时事政治报(高中)》 等报纸都不错,对时政等的分析和练习题,如果能找得到的话就看看吧。后期复习重在回归课本和练习巩固以及不断积累考场经验,同时最好是能够询问一下老师的建议,毕竟老师更有经验,而且熟悉你的情况和高考趋势,能够提出更为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希望能对你有一定的启发,也预祝你能够在经过努力之后在一个月后的考场上傲然挥洒,顺利通关。
个人觉得选择题的错题应该控制在两道题以内。
后面的综合大题还是重基础和答题技巧,每一科又不一样。
比如说地理,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要遗漏提干和问题里的每一个信息。地理题应该可以算作是文科中的理科,理解计算的能力要求高一些。如果是自然地理类的,首先就是准确地判断出地理位置,然后才能根据基本知识点答题,使很容易拿到全分的;如果是人文地理的话就要注意要点一定尽量答全。
政治的话多看看历年的高考题和相关的答案,应该不难从中提炼出比较固定的解题模式,只要知识点熟,个人认为政治应该是文综中最为简单的一科,拿高分不难。
历史由于鄙人比较懒,不怎么背书,所以相对较弱,高考后对答案就是历史分较低。 经验教训有两个: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要想得高分,你能把教科书闭着眼睛大致默下来,那啥也不说了,我一同学就做到这一点,所以她历史总是要比我高几分,说实话,很佩服她的勤奋;另一个就是多多总结答题技巧,特别是综合题,有时候答案就在题干中。
总之,个人觉得文综要学好就是“见多识广”四个字,识广是基础,知识点不掌握全面和牢靠再说什么技巧也没作用;见多主要是平时多多关注新的题型和时政,有些报纸就很不错,《文综报》,《高考地理》,《中学生时事政治报(高中)》 等报纸都不错,对时政等的分析和练习题,如果能找得到的话就看看吧。后期复习重在回归课本和练习巩固以及不断积累考场经验,同时最好是能够询问一下老师的建议,毕竟老师更有经验,而且熟悉你的情况和高考趋势,能够提出更为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希望能对你有一定的启发,也预祝你能够在经过努力之后在一个月后的考场上傲然挥洒,顺利通关。
地理:所有题目皆是从两个方面答:自然和社会经济。自然无非水、气、土、地、生、资、灾,社会经济最常见的就是原、燃、土、癖、历、 政、交、市、劳、技及宗教、军事、旅游等等和一些题目中具体的对象。地理基本所有的题目基本是从这些答案中演化出来。特别是关于社会区位的题目,简直就是脑残题,不信你随便出一组题目出来,拿原、燃、土、癖、历、 政、交、市、劳、技来套,必拿90%以上的分数!当初我高三的时候每周都参加文综补课不是我文综差,是我想向各大知名高中的知名教师验证我的答题思路,结果很不错,在细化答案方面完善了很多答案点。知道这些,剩下就是细化和熟练了。地理改革后的三本必修及三本选修会考到的内容总结起来总共就是十几张纸而已,知道了地理能考不好??
历史:在文综三科中,同学们可能属历史最薄弱,因为很多同学认为,如果说地理算是有点技巧思路的话,那么历史好像根本无术可循,好像怎么答都行,打个比方,比如问你这个学生有什么特点,你基本就讲不清楚,貌似什么都能答,又似什么都答不了。知道为什么么?那是因为你没有答题方向,不知道该答什么,我要做的就是让你知道要答什么!!
我总结了,全中国高考所有的历史题只考四种类型题
第一类型:信息提取归位题(分值挺大,基础拿分题)大体类型是给你一段材料,叫你根据这段材料做某些事这种题又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叫白痴型,说白了就是抄材料,基本没什么考能力,会识字就会做,而第二种是上升型,就属于考能力的了,因为要将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上升一下,内容归位背景。因为这种题目基本都是出现在第一问,所以,改卷老师会从这道题中开始对这个学生的能力进行判断,不出意外的话,都是按中等分打(比如一道题有十分,中等分就是3~5)打个比方,比如高考有一道题诗这样的:东部地区GDP占中国经济的60%,中部占30%,西部占10%,请问这体现了什么? 75%的学生会说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经济落后。这是大部分同学的能力范围,更高层次能力的学生会答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样的学生大约占20%,最高层次的学生能透过现象讲到中国二元经济的高差距性,并且得出有待调节的结论。所以,要想高考文综考到高分并不容易!!但是,我要告诉你,没有什么事不可能的!
第二类型:认识/评价/启示/理解…题,这种题一般出现在最后一题,问法不一,但是答题思路相同(分值不大,属于拉分题);
第三类型:特点题,这种题演变的问法也很多,比如什么这事跟那事有什么区别啦,异同点啦等等(分值小就好,大了与原因影响题不相上下);
第四类型:原因/影响题,又称背景意义题(分值最大,属于拉分题)这种题最难答,平常没什么答题方法的同学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该往什么方面答,很茫然。但是,用我给大家的思路,就看到答案咯。所有的题目除了考史实,都可以归结为这四类题之一,而这四类题又都有技巧可解,再打个比方,将读高三的同学都要学选修《历史重大改革》,拿这里面的孝文帝改革影响讲,课本有提及,但很散,而且又不全,高考中由于是选考,要考到分值又大,少则8分,多则12,课本中的点都答也拿不了70%,但要按我的技巧:内容+势力展开(原因影响题解法)可全拿下。孝文帝改革影响可以看做1孝文帝 2汉化 3改革 ,其中孝文帝为一势力,由孝文帝可推出其背后势力定有4鲜卑族,因为是迁往洛阳,所以5洛阳也是背后势力之一,洛阳在北方,所以6北方也是,北方在中国,所以7中国也是,中国在世界,所以世界……想说也是是吧??错!!范围大于势力限制(与题目有关的势力)可以答,没分!!题目的相关势力及背后势力找完,剩下就是共性势力8后代,所以答案为:1、孝文帝成为少数民族伟大的政治家;2、汉化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3、孝文帝改革为后世提供了改革经验;4、改革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过程,加速其发展;5、使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促进其大繁荣大发展;6、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同时也使得北方民族大融合;7、鲜卑文化融入汉文化为中华民族增加了新鲜血液,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进步;8、为后世隋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搞定!!一题下来,基本上用的都是技巧,所以好的答题技巧够重要吧!
政治:政治可以沿用历史的势力思路和地理的全面思路,要知道,高考考的,课本基本上没有完全的答案。打个比方,课本在《经济生说》这一册中提及企业要想经营成功要有三个条件:战略、技术、诚信。大家发现没有,课本上给出的这都是针对企业的,高考要出现这题,答案铁定还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劳动者层面等等,这就是地理全面思路和历史势力思路的体现!!再说个,政治里考的政治学知识无非就是party的,和国家的,遇到省委就是party,就是那么几句话中选一句仍进去,遇到省go-vern-ment的就把国家的东西扔进去,搞定! 政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答题思路,高考考来考去其实就那么些答案。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实战经验:会的题一定要做对
高中“三摸”刚刚结束,学生和家长们在数学方面反映最多的就是怎样避免丢分、临近高考应该如何复习,记者就此采访了郑州一中高三数学老师马莉。
她认为,从“三摸”的情况看,选择题与填空题难度不大,解答题前四道比较平稳,最后两道题的最后一问有一定难度。对于难题来说,大部分学生在后两道题的得分区分不明显。学生成绩的区分往往取决于容易题与中档题得分情况。这种情况与往年的高考相似,6道解答题,前三道一般都属于容易题,考查的知识点也不难,后边三道题尽管有一定难度,但高考解答题一般有两问或者三问,前边问的一般比较容易,只要细心,就能够拿分。遇到难的,也可以“跳”过去做其他题。学生在答这部分题时,在不容易得分时,一定要学会放弃。
另一个失分比较多的地方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每道题5分。这些题只要结果,显示不出解答过程,在解答过程中,只要有一处出错,就得不到正确结果。学生在答这部分题时,往往想压缩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后边的解答题,这样会的题也因为慌乱而丢分。如何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如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呢?马莉说,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掌握答题的技巧:做选择题、填空题的基本策略是“小题要巧做”。巧解选择题大体上有这样一些方法:直接法、特殊值检验法、构造法、图解分析法、估值法、极限法、排除法等。小题的时间大约掌握在45分钟左右,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做小题的时间可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学会先“跳”过去,一定不能恋战。其次,解答题要规范作答,努力争取做到“会而对,对而全”。这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保证,要防止由于解题格式、过程的不规范而失分,能做对的题目,就一定要争取不丢分而能得满分。这需要学生在最后的冲刺训练中严格按要求规范答题,尤其是需要文字说明的部分更是要叙述清楚,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无谓的失分。多年来的高考试卷分析和平时测验已充分说明了规范答题的重要性。
马莉老师提醒广大考生,离高考还有十几天,最后这段时间,同学们应该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注重教材,把握通性通法。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始终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通过全面阅读,对课本知识重新归纳、整理,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清楚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在近期复习中,抓容易题和中档题,不宜去攻难题。因为这段时间做难题,容易导致学生心理急躁,自信心丧失。通过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自己的应试技巧,提高得分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的不同,在应用一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解题时常忽略解题基本原则,有错题本的可以多看看经常出现的错误,也可以拿出一年来做过的卷子,再看看自己的习惯性错误,掌握自己犯错误的基本规律,查找失误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从而减少失误率。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考场上才能轻松应战,做到正常答题,超常发挥。
数学题两遍还读不懂可先跳过最后再答
“三做、三阅、三问”、“会做必做对”、“每题必答不留白卷”……昨日,西安高新一中高级教师魏程笔、西安市铁一中学高级教师高平,通过本报热线用一句句通俗易懂的“顺口溜”给考生数学复习支招。
复习妙招
做到“三做三阅三问”
【考生疑问】“停课了,家人给我拿来很多外省或外校的模拟题,搞得我眼花缭乱,一会儿看课本,一会儿看笔记,一会儿看看过去的模拟题,时间根本就不够用,我该咋办?”
【名师支招】在最后不到20天的时间里,考生要做到“三个三”。“三做”:一做填空和选择题,这样能全面复习各章节知识,提高客观题解题速度,为主观题赢得时间;二做三角题与解析几何题,三角公式必须通过做题才能达到记忆和熟练运用,做解析几何题能避免“手生”;三做试卷后三个大题第一问,这样能达到抢分功效。“三阅”:一阅概率试题及答案,这是最省力又见效快的方法;二阅试卷最后三个大题的最后一问答案,这是训练高难题解题方法的捷径;三阅考练过的错题,这是查错纠错的最好方法。“三问”:一问不懂的概念;二问看不懂的解题过程;三问不知错因的题。
【温馨提醒】停课后的复习技巧性很高,学生最好要看一些模拟题的解答过程,如概率、数列、平面向量题目,有些题目看得越多,解题能力越高;此外可以把陕西这几年高考题以及今年省、市三次高考模拟卷都拿出来做一下或者浏览一下。
模考90分以下多做限时训练
【考生疑问】“我的数学成绩较差,在最后阶段如何复习才能有所提高?”
【名师支招】“模考”成绩在90分以下的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建议该类考生在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上进行训练,在后期复习中做限时训练,拿个闹钟放在跟前,限时演练几套模拟试题,训练中首先要保证提高答题准确率,保证会做的题目必对。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前三道对知识的考察较单一,综合性不是很强,考生在这些题上应尽量少丢分甚至不丢分。
做选择题时,应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不要所有的选择题都用“直接法”,“直接法”计算量大,准确率不高,耽误时间易出错,还应采用排除法、数形结合法、逆推验证法、逻辑分析法、极限思想等。
【温馨提醒】对较难题目,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半成品题目也能拿到不少分数。但对于最后三道大题不建议完全放弃。因为这三道大题的第一问是很简单的送分题,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对,如果放弃就太可惜了。
文科生复习不必抠难题
【考生疑问】“我是一名文科考生,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应注意什么?”
【名师支招】文科学生在后期复习要注意两点:第一,文科高考数学题不难,不要弄得太偏太深;第二,学文科的同学,在复习数学时喜欢采用看书的方式,其实数学复习一定要动手做题,通过做题来训练速度、巩固知识点。
【温馨提醒】现在的数学高考试题的难度远高于课本,因此,这段时间复习,不能像政史地学科按章节复习,一套好的数学模拟题涉及高考各个必考的知识点,文科考生可以通过多做模拟题来达到整体复习的目的。
答题技巧
选择填空力争40分钟做完
【考生疑问】“数学考试时,应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做题顺序?”
【名师支招】一份高考数学试卷由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6道简答题共22道题组成。每一类都是从低档题到中档题再到高档题。如选择题的前5个都是基础题、6—10题是中档题、11题和12题是高档题,因此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按顺序由前往后答题,顺利解决几个基础题,既可缓解紧张情绪,又能增加信心。
力争40分钟准确做完会做的填空、选择题,对不会的填空、选择题可暂放弃一二。17—20题平均一题10分钟,还有30分钟做21和22两个大题。尽量做到简单题不丢分、中档题多拿分、高档题多捡分。
【温馨提醒】答题时,对读一遍就有思路,就知道怎么做的题,要赶快动手解决;读了两遍,还找不到思路的题,可暂时放下,做下一个,能够做的都做完了,能拿到的分也都拿到了,心里有了底,同时也相当于把整个知识又过了一遍,再回头做有问题的题,效果会更好。
书写表述不规范容易失分
【考生疑问】“每次‘模考’最后六道大题都做得不错,最多扣5分,甚至附加题都能做对,但前面的选择和填空失分严重。”
【名师支招】这是优秀学生经常犯的错误,通俗地讲就是“眼高手低”,对会做的题兴奋度不高,从心理上轻视了,觉得题目容易,审题时就会粗心,总是粗粗地算一下,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建议考生,不管题目难易,拿到手后,都要仔细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解题目标,对题目要字斟句酌,避免在没有看清“求什么”的时候就仓促下笔。另外,还要注意题目中是否有隐含条件,对“形似质异”的问题要注意对照、类比、辨析。
【温馨提醒】解题中,要注意书写与表达规范,否则很容易失分。解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如概率题),立体几何证明要严谨,由上一步的原因得下一步的结论,一环扣一环地写清楚,不能一下跳过好几步,这样很容易造成立体几何失分。
艺术类考生试卷不留空白
【考生疑问】“艺术类考生数学后期如何复习?”
【名师支招】选择题和填空题争取一半成功率,大题做对一道,那么艺术类考生的数学成绩就有了保底的分数。
要做到这一点,必考的知识点必须过一遍,数学公式也应花时间记住。除此之外,还必须进行得分训练,即不答空白卷,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每题必答,即每题必得分,解答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写一个公式,也可得一分。
【温馨提醒】在往年的高考阅卷中,艺术类考生经常出现满篇空白的现象,这样就白白丢失了得分的机会,这部分学生在后期复习中要多下工夫,多掌握一些常用数学公式和老师教的绝招公式。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
毫无疑问,好成绩的取得需要勤学苦练,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勤学苦练方才熟能生巧。但也应认识到任何学科的考试都会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总结出一些方法和规律,并将它们应用于训练和测试中,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若要在考场上能够正常或者超常发挥,必须掌握各种题型的应试策略。
一、听力应试技巧与策略
1.调整心理,稳定情绪,进入状态
听力测试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检测,过于紧张焦急的情绪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听力水平的正常发挥。发试卷前最好做一做深呼吸或闭目片刻之类的放松活动,放松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处于平静状态。树立必胜信念,心慌意乱于事无补,集中精力、临场不惧,才是明智之举。另外,听力试音的语速和音质与正式考试一致,因此,一定要听好试音,调整心态,尽早进入考试状态。
2.快速抢读试题,积极进行预测,带着问题去听
高考的听力问题和选项都印在试卷上,试卷发下后,考生要充分利用听力试音时间、每小题的间隙时间以及答题剩余的时间抢读问题和选项,并根据问题和选项预测听力材料内容。根据自己的预测,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不仅使你在听到问题答案时加倍注意,还有助于使你注意力集中,思想不走神,从而大大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3.善于抓住关键词句,重视全文理解
捕捉信息重点是听力测试中的重要一环,不少人听力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听录音时抓不住重点,只是盲目地逐字逐句地听,这样往往会产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听时重点要放在实词上,注意力要放在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词上,像well, unfortunately, however, but等起导向作用的词,其后的内容必须留心。听对话时,要多注意答语的内容和语气,绝大部分信息都在答语中,且往往与答题有关;听独白时要重视首句,它常常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另外,要注意整体理解,不要把思维停留在个别没听清楚的词句上,以免影响后面内容的理解。
4.善于跳越难点,充分利用重复信息
听的时候,注意力要紧跟说话人的思路,有些同学往往在碰到听不懂的单词时停下来,想弄清楚这个单词的意思后再往下听,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听到不懂的生词或有听不清的地方是正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要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大胆跳过去,接着往下听。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到该单词的大意,因为一般说来,对话中的词句,尤其是重要的词语,往往会以其他形式在对话中重现,我们称之为“多余信息的重现”,考生要培养这种跳越难点,从上下文判断词意的能力。
5.结合语境、语调,推断真实含意
有的对话的答语似乎是答非所问,设置的题目也不直接,这就要求我们在听录音时,必须要通过想象,置身语境,进入角色,再把所处的情景与说话的重音、语调、语气及语义的整体含义结合起来,推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6.学会边听边记,防止遗忘
听力测试中,尤其是听短文时,听清楚或是听懂全部内容是比较难的,同时完全准确地记住全部信息也不容易,因此适当记录是有必要的,好记性还不如“烂笔头”呢。这里需强调指出的是听力测试中的“记”应是速记,而不是听写,速记时要使用自己认识的最简便的,最迅速的办法,例如,字母、缩写符号甚至中文或只有自己才能辨认的符号。
7.眼耳并用,听读结合
听录音时,要养成眼耳并用的习惯,一边用耳朵听,一边用眼睛浏览各个选项,做到听与思考记忆相结合,捕捉信息与选择答案相结合,听与阅读、选择同时进行。
近几年高考英语学科的难度始终保持在0.5至0.55之间。2008年英语科试卷难度与往年一致,但是它仍对考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
比如,在词汇方面,应注意在特定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语境里接受、掌握词汇,并重点注意常用词的实际运用;句法方面,应注意常用句型所适用的具体场合和话题。另外,还要采取有效方法提高语篇理解能力,特别是增强语篇的聚合能力。同时,还要求考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并重视语言的情感因素,强调对特定语境的接受力等。
二、单项填空命题技巧
单项填空主要考查考生的词汇、语法以及情景交际等知识。该题型重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能力。题目不仅包括各类词的运用,而且还涉及到句法和惯用法、交际用语等内容。
[试题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包括词汇、语法和情景交际。动词以及在动词的变化中考查语法是高考单选题的主旋律。15个单选题中,与动词有关的题目一般在8个左右。其中非谓语动词3个,动词辨析1个,动词词组1个,情态动词1个,动词时态1个。与复合句有关的题目有3个左右;然后是冠词1个,介词或副词1个。情景交际1个,有时再加名词或形容词或代词1个。因此,我们可以说,抓住了动词就抓住了纲.纲举目张。
2.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语言知识运用的能力是近年来单项选择的特点,因此.题干较多采用复合句或小对话形式.一改往年纯粹考语法的现象。
[答题方法与技巧]
单项填空题目的设计并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较为巧妙、独特,譬如在题干中加进了一些小语境,让考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选择最佳答案;也有些试题通过变形或追加一些附加成分,使句子结构变得复杂起来,因此,考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介绍一些答题的技巧与方法,供参考。
(一)直接法
以纯粹考查语法知识(包括词法、惯用法、搭配及句法)的单项填空试题,可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结合题干所给信息,直接选定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简单的试题。
例如:
—Excuse me, sir, where is Room 301?
—Just a minute. I’ll have Bob _______ you the room.(2007,北京)
A.show B.shows C.to show D.showing
答案及分析:Ahave sb. do sth.表示“让某人做某事”,故直接选A。
(二)排除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答题方法。做题时,仔细阅读题干及选项,然后从语义、语法、惯用法等方面先排除一部分选项,有时可采取逐层排除的方法,之后集中精力对比、分析剩余选项,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例如:
1.Speaking of all the songs he has written, I think this is probably his _______ one.(2007,全II)
A.better known B.well-known
C.best known D.most-known
答案及分析:C 从题干all the songs…可判断,空缺处应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故排除A,B。又well-known的最高级为best-known,故排除D而选C。
2.We shouldn’t spend our money testing so many people, most of _______ are healthy. (2007,北京)
A.that B.which
C.what D.whom
答案及分析:D 由于先行词是people,故排除B,C;又因在介词of后不能使用that,故排除A而选D。
三)还原法
有些试题的题干比较复杂,经过了命题人的“深加工”,他们往往对知识点进行“变形、包装、深度加工”,譬如使用插入语、感叹句、复合句、疑问句、倒装句式等,也有一些使用了省略、替代等形式,这样使题干变得复杂,给理解和答题造成了一定的干扰,难度相应加大。对于这类试题。最好使用“还原法”,还其“庐山真面目”,为答题“简化程序”。例如:
1.—Do you have any idea what Paul does all day?
—As I know, he spends at least as much time playing as he ______. (2007,重庆)
A.writes B.does writing
C.is writing D.does write
答案及分析:B 本题使用了替动词does,代替的是动词spends;spends后跟-doing,故原句可还原为:…he spends at least as much time playing as he spends time writing.故本题选B。
2._______ worries me the way he keeps changing his mind.(2007,山东)
A.This B.That
C.What D.It
答案及分析:D 本题考查的是it作形式主语的问题。还原为:The way he keeps changing his mind worries me.这样主语过长,故使用了形式主语it。
(四)把握关键(词语)法
做单项填空,如能在读懂句意的情况下,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就不会落人命题者所设下的“陷阱”。例如:
1.He made a model ship _______ his grandson.
A.please B.pleasing
C.to please D.pleased
答案及分析:C 句中make是关键词。make作使役动词时,其后跟不带to的不定式作补语。即make sb./ sth. do sth.但是在句中make的意思是“做”,后接to do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句意:他做了个纸船来让孙子高兴。
2.—The last one ______ pays the meal.
—Agreed!(2007,全国卷I,海南,宁夏)
A.arrived B.arrives
C.to arrive D.arriving
答案及分析:C 句中last是个关键词。第一句pays the meal为谓语,故空格处应为非谓语动词作定语。当中心词被the first/ second…/ last以及形容词最高级等修饰时,用动词不定式作定语。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方法,具体答题时可能会用到一种或多种方法。不应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高考完形填空题答题技巧
做“完形填空”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现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1.从惯用法、搭配角度考虑。
做题时要注意固定搭配,包括动词与介词的搭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以及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等,同时要根据主题及语境选择正确的短语。下面这个部分中的4,5,6,7,题就是考查惯用法或搭配的题。
……One afternoon, the headmaster 1 my friend to discuss one essay with him in a lively spirit.“I was interested in this 2 you make here. I think you might have gone further. Tell me 3 you had in your mind.”The headmaster continued in this 4 for some time to the fear of my friend. However the headmaster, not wishing to 5 an occasion of praise into 6 of fault-finding, finally 7 him go. He came back to me like a man who had had a very narrow 8 and I made up my mind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study my 9 . (2006年,江西卷)
1.A.called B.taught C.arranged D.sent
2.A.aim B.goal C.point D.opinion
3.A.why B.how C.which D.what
4.A.excitement B.way C.meaning D.disappointment
5.A.turn B.leave C.grow D.become
6.A.none B.one C.either D.some
7.A.ordered B.asked C.took D.let
8.A.surprise B.escape C.hope D.chance
9.A.reading B.writing C.translations D.essays
答案与解析:
1.A called my friend to discuss…“叫我的朋友去讨论……”。arrange为“安排”,一是不说arrange sb. to do sth.,二是校长亲自和他谈,所以排除。
2.C 本文中我朋友所学为English essays(英语议论文),所以此空应为point(论点),而不是opinion(意见)。
3.D what引导宾语从句,在从句中作had的宾语。have something in one’s mind意为“想到的”。Which应有范围供选择,故排除。
4.B in this way为固定短语,作方式状语。表示校长用这种令我朋友“害怕”的方式和他谈了一段时间。其他三个选项都不能与in this构成方式状语。
5.A turn…into…表示“把……转向……”。leave使处于或使保留……;grow成长;become不能与into搭配。
6.B one指代“谈话”,“讨论”替代an occasion。因为此句为:不希望变成一次揭穿谎言的谈话,故不能用none;either表示“两者人一个”,some为“一些”,都不能表示一次谈话。
7.D 能够接动词原形作宾语补足语的只有D(let)。
8.B a very narrow escape虎口脱险;九死一生。紧张的谈话结束了,从校长那里回来就如同虎口脱险。故选B构成固定短语。
9.C 文中开始便提到作者所遇到的困难是学习拉丁语翻译,即learning Latin translation。此题自然而然地与开始对应,真是点睛之题。
2.从逻辑推理、常识等角度考虑。
一篇文章的段与段之间、段落的句与句之间常会有某些关系词将其连接起来,他们或表示递进、转折,或表示让步、因果,这是完形填空的考查重点之一。
从上下文的角度考虑
充分利用文章的上下文和前后句,找到对选择有提示作用的词或句。这些词有可能是同义词或反义词。如:
I learned how to accept life as it is from my father. 1 , he did not teach me acceptance when he was strong and healthy, but rather when he was 2 and ill.(2006,北京卷)
1.A.Afterwards B.Therefore C.However D.Meanwhile
2.A.tired B.weak C.poor D.slow
答案与解析:
1.C 我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然而,那不是在父亲健康强壮时,而是在父亲体弱多病时学到的。However此处表示转折,意为“然而”。
2.B 根据上文的strong and healthy可判断出与之相反的weak and ill。故此题选B。句中的but也是提示信息的关键。
5.从语法及语境的角度考虑
从近年高考完形填空试题来看,纯粹考查语法试题的题目很少,但结合语境考查语法知识的试题还存在。对这类试题,可从语法结合语境来考虑选择答案。
The year I went away to college was a very difficult transition(过渡期)for me. 1 is probably true with many people, I got quite homesick and 2 thought about going home. (2006年,全国II)
1.A.If B.So C.As D.What
2.A.often B.carefully C.seldom D.merely
答案与解析:
1.C 用as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指后面整句的内容。表示我和许多人一样,都很想家。而if表条件,so表结果,what表内容,用在句中均不合逻辑。
2.A 由于前面有homesick和后面的going home,所以应该是“经常”考虑回家。
四、高考阅读理解命题发展趋势
1.表层意义理解题有所减少,而深层含义试题有所增加。从题目类型来看,根据大纲要求考查的阅读能力,细节认定、主旨大意、词汇指代、逻辑推理等四种题型都覆盖到了。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细节题数量有所下降,而需要考生对文章信息再加工的推理判断题数量则多了起来。这就要求考生通过字里行间,挖掘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真正意图,领会文章的话外之音。全面地考查考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细心判断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2.非大纲词汇有所增加。由于新词的出现,考生只能通过语篇上下文来理解词汇的含义。近三年的阅读理解的非大纲词汇增多,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大的词汇量及猜词能力。特别是一些根据构词法变化而来的“新词”,更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3.体裁多样化、内容时代化。2007年十几套试题中,其阅读理解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题材、体裁多样,选材更趋于现代化、生活化、知识化,突出实用性与时代性,关注社会和人文现象。文体有新闻报道、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类短文等。语言地道,材料长短适宜。
在阅读中猜测生词的方法很多,选择正确的猜词方法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考生应该进行大胆猜测,但这种猜测不是胡乱的,盲目的,而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猜测词义的方法供同学们加以运用。
1.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转换、派生、合成是英语构成新词的三种形式。如:unforeseeable这个词,可以根据构词法把它拆成un, fore, see, able;其中see是词根,fore是“先,前,预”的含义,un是否定,able是“能……的,可……的”,因此unforeseeable是“未能预见到的”意思。由此可见,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即便是生词也能猜出大意。
2.利用表示下定义的句子猜测词义。
3.根据重述法猜测词义。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重述,即作者用核心词语对前面出现的较难的词语进行回应。
4.利用句子里的反义词、近义词线索猜测词义。
5.利用上下文猜测生词。阅读时,需要根据上下文线索理解词义的词很多,这要求考生在阅读时要认真、仔细,思维敏捷,这样才能猜生词的意思。
6.根据我们的经验、常识来判断生词的意思。句子对同一事实或情况进行描述时,词与词之间的相互联系,信息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事物发展总有因果和先后的必然的逻辑联系。
7.利用句子的举例猜测词义。举例也是猜测生词的一种方法,常见的举例提示词有:for example, such as, take…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
[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包括判断和推理题。这两类题常常相互依存,推理是为了得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又依赖于合乎逻辑的推理。
阅读理解中的推断类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文中的表面信息,按照作者的思路作出某种相关的、合理的、逻辑上的推断,如事情的因果推断,对文章来源、读者对象推测,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推断以及作者的态度、语气等。这类试题不仅要求考生善于捕捉信息,抓住主题和大意,而且还要利用文章中的线索和暗示进行逻辑推理,透过表面的文字信息去推测文章深层结构的含义。这类题目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解答这类试题,常使用的方法与技巧有:
1.选择答案时先排除作者或题目说明的项目,因为推断类题目不可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考生要从字里行间领会作者的用意,读出文章的潜台词。
2.以全文主旨为统领,把握文章中主题与事实的联系,挖掘出作者的真正意图,得出合乎文章的逻辑的推理。
3.解决推断题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要分析细节,注意词汇本义和课本所给词义外的含义,如情感意义和联想意义,利用关键词和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注重字里行阃的言外之意。
4.了解文章的体裁、题材和写作风格,为推断奠定基础。
5.推断必须有理有据,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作者,
[主旨大意题]
对文章主旨大意的考查,不仅可以直接以理解段落及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形式出现,而且也可以用选择文章标题的形式出现。因此,选择文章标题,首先可以按照主旨大意的确定方式,先弄清文章的主旨大意,再定标题。
那么如何选择文章的标题呢?
首先,要考虑标题对文章的概括性或覆盖面如何。一般要求能覆盖全文内容,体现文章主旨。要避免下列三种情况:①概括不够(多表现为部分代整体,从而导致范围太小);②过度概括(多表现为脱离本文章内容的发挥);③以事实、细节替代抽象具体的大意。
其次,要考虑标题的针对性,即标题范围要恰当,针对性强。要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仔细考虑所选标题与文章主题是否有密切的关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则中心就不突出,太小也发挥不了应起的作用;精确度高,不能随意改变语言的表意程度及色彩。它可以是单词、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再次要注意标题的醒目性。标题的选择要简洁、突出,新颖,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灵魂和门面。标题的好坏往往影响了文章的可读性,读者常常从标题上决定文章的阅读取舍。故标题一般比较醒目,甚至比较离奇。以此来吸引读者对文章的兴趣。
最后要注意,要恰当地选好标题,还需要了解标题的基本拟定方法。一般说来,拟定标题是以话题为核心,与控制性概念的词按一定的语法浓缩为概括主题句或中心思想的词组。
五、做好短文改错题的四点技巧
1.注意分行的技巧性。有时命题者利用转行的错觉来设置错误。一般来说,上一行的末尾和下一行的开始,往往是考生们容易忽视的地方,不易找到错误所在,从而影响了改错的成绩。考生要密切关注行尾和行首的接连处,注意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尽快找到设错点,从而尽快改正。这里还牵扯到若改句子开头的单词,还应注意大小写问题:
2.要以句子为单位而不是以行为单位进行判断。改错题的要求是每行找出一处错误,但在找错时不能以行为单位来找,要以完整的句子为语言单位进行判断。
3.注重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短文改错题中,有时设错的内容与短文上下的时态、人称等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只从一个单句来考虑,而不关注上下文的各种逻辑关系,就可能造成判断失误,增加失分的因素。事实上,有些错误就是考查句与句之间的关联词,如and, but, so及because等。
4.在逐行寻查错误时应着重注意看句子结构是否完整,看习惯用法固定搭配是否正确,看上下文逻辑是否合理,看主谓是否一致,时态、语态是否正确,冠词、代词、连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关系词的使用是否得当。
六、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也是同学门容易丢分的部分,越是到最后越要重视写作,要多看一些范文,多背一些好句,不要忘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另外还要用一些常用动词和句式,做一些汉译英的练习。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作为一位考生,要使自己在高考写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对高中毕业生的要求了如指掌。这样,在冲刺阶段的写作中才能有的放矢。
(一)大纲要求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基本书面表达能力的具体要求:
1.内容表达清楚,体现活跃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
2.句式和词汇丰富,语法和用词准确
3.语篇连贯,交际得体
(二)写作步骤: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可用24个字来概括:注意审题,确定要点,扩展要点,连句成篇,全面检查,书写规范。
1.注意审题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2.确定要点确定格式、题材及基本要点。
3.扩展要点丰富要点,将句子补充完整。
4.连句成篇把写好的句子联成短文,打好草稿。
5.全面检查草稿,修改拼写、标点符号错误,修改人称、时态、语态错误,修改句子结构和逻辑错误。考虑语篇结构、考虑句式的变化和词汇的丰富。
6.书写规范书写要”横三齐,竖平行”。
(三)指导训练
1.注意审题,确定要点。
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确定要点、确定格式、题材及基本要点。
注意基本句子结构
(1)主语+系词+表语:They are busy.
(2)主语+动词:She cried.
(3)主语+动词+宾语:She studies English.
(4)主语+动词+间宾+直宾:Mum bought me a new dress.
(5)主语+动词+宾语+宾补:We asked him to come back.
我们可以利用下面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句子结构。
“主、系、表,主、谓(宾),主语加谓语,加上间直宾,若有宾语补足语,紧把宾语跟。”
2.扩展要点
我们扩展要点,首先给要点加上主语和修饰语,然后丰富要点,把要点扩展成句子,将句子补充完整,向高级升华。
3.连句成篇
连句成篇,就是把自己写好的句子连成短文,使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个人的书面表达学习策略,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连句成篇时,要正确使用连接词:我们要有计划地归纳连接词语,从组词造句、翻译入手,使常用的连接词语在自己头脑里生根开花结果,有意思地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连接词语的能力。
(1)表示时间顺序:first/ firstly, second/ secondly, third/ thirdly, then, after that, meanwhile, late, in the end, finally等。
(2)表示递进关系:besides, also, what’s more等。
(3)表示因果关系:because, 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thanks to等。
(4)表示转折关系:but, yet, however, while, on the contrary等。
(5)表示条件关系:if, unless, as long as, so 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等。
(6)过渡性插入语:generally speaking, I think, in other words, in a word, in short等。
4.全面检查,书法规范。全面检查修改拼写、标点符号错误;修改人称、时态、语态错误;修改句子结构和逻辑错误;考虑语篇结构;考虑句式的变化和词汇的丰富。书法规范就是英语单词的书写要规范,做到“横三齐,竖平行”。
2010年高考历史考点命题热点预测
考点一 先秦
命题热点:本考点一直是各地高考历史命题的热点。从命题范围看,春秋和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改革、思想文化、民族融合则是考查的重点。2009年高考要特殊注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儒家思想。
考点二 秦汉
命题热点:历年高考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多有涉及,考查的方向主的在以下几个方面:A、大一统问题(秦建立、汉巩固);B、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如中心集权制度、监察制度、编户制度等;C、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交往;D、丝绸之路;E、辉煌灿烂的秦汉文化。2009年高考要特殊注重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央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及海陆丝绸之路。
考点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命题热点:本考点在2005年以及以后可能从两个方面重点考查,一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心,分江南地区、黄河流域和边疆地区考查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及其原因;二是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角度考查这一时期宗教和哲学思想,以及反佛与灭佛的问题;三是民族关系。2009年高考要特殊留意均田制和江南的开发。
考点四 隋唐
命题热点:隋唐史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且几次以大题的形式出现,如隋炀帝的评价,唐前期的政治、隋唐时期地外开放政策,社会经济的繁荣等等。复习时不可不重视,特殊是教材的新增内容,更应引起我们的留意。如兵制的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邸店和柜坊的比较;唐后期扬州和成都城市经济,唐兼容并蓄的文化和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生活等。2009年高考要特别注意唐朝的盛世(用人制度有哪些;如何重视农业减轻农夫负担,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如何熟悉盛世)。
考点五 五代、辽、宋、夏、金、元
命题热点: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应注意以下两大方面: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边地各族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三大发明等知识点仍应重视;二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对西藏、台湾的管辖、中外交往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考点六 明清(鸦片战役以前)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明清中央集权加强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中西社会发展的比较。2009年高考要特别注意明如何加强专制制度及北京的营建。
考点七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命题热点:本考点高考已考查的重点有闭关政策、鸦片战役影响、香港九龙问题、《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等。尚未考查的主要内容如关税问题、新思想的萌发等将会成为重点。
考点八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主要是围绕近代化问题设题,涉及洋务运动、维新派的救国方案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问题。2009年高考要特别注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考点九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清朝的灭亡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有五:一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特点、意义。新文化运动不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它又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熟悉到新文化运动中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层次的提升: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制度提升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学习资本主义思想开始转向学习社会主义思想。二是中共二大。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兴起和北伐战争的胜利。
考点十 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和详细表现;二是中共根据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方针,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淡化两党的斗争。
考点十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命题热点:从历年高考考查的内容及命题趋势来看:本考点的重点应该还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关内容。另外历史上的日本侵华史实及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也是应当关注的热点。
考点十二 人民解放战争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有:重庆谈判及国共两党为和平所作的努力、战略反攻选择中原地区的综合因素等知识。
考点十三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命题热点:未来高考本考点有两个方面知识命题的可能性较大;一是从新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二是对“过渡时期”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和阐释,用详细史实来证实这一时期的“过渡”性,并从中领悟历史发展的渐进性。
考点十四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有两方面:一是具体的政策、方针、成就;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的反思。
考点十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命题热点:本考点内容将和上考点一样,越来越受到关注。已考查过的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等内容,会变换角度,变换题型进行考查。还要重视不同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重视外交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重视党的民族政策。2009年高考特别是药注意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以及我国的国防建设。
考点十六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热点”包含两大方面:一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二是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即阶段特征或区域特点,尤其关注中外比较。
考点十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有三:欧美各国工业化进程;工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进程;19世纪中期亚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途径选择。
考点十八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二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表现出来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德国、日本的对外政策的变化;
考点十九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是两个方面:一是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政策(或方针);(尤其是苏联工业化道路和农业政策的变化);二是对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考点二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的“热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改革,二是两极格局和美苏争霸的演变,三是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2009年高考要特别注意各国的改革特点。
考点二十一 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
命题热点:本考点未来命题的热点有五点:一是世界格局的变化及走向,战争与和平问题;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性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三是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区域集团化;四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2009年高考要特别注意三次科技革命。
更多内容进入:
下一篇:考好高考文综经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