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现代文——《下笔不觉师造化》

2012-03-01

【读者按】文章谈到了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其中有一段话非常感人: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如果我们在复习备考阅读的时候,用心领受,一定收益无穷。这样的读书习惯,对于答好题目本身也是很有益处的。这段文字之后,便有这样一个命题:

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这样的一个命题,既要求考生能深入文本,又要求考生能够在读中悟,在悟中思。埋头苦做,不思不想,显然是高考备考的大忌。

张开耳目,一位考生才能有效且充分应对扑面而来的句子,才能有效进入文本,与作者的心思相起伏相出没。在这个基础上,读者这个“人”也便活了,他才能有效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阅读积累,深切领悟文章深层意蕴。“分”在“人”中,“人”出来了,“分”也就跟着出来了。盲目做题,机械备考,“人”是封闭与窒息的,面对鲜活文本,一下子迷失在语言的森林里,瞎跑乱撞,一路狂奔,阅读答题,以多写取胜,凭着模糊的经验与感觉,将想到的一股脑全部写上去,让阅卷人自己去找,这样的备考状态,是要不得的。

相关推荐: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三大策略

历届高考英语精选:复习备考必看难句(十)

更多内容进入:

\威廉希尔app 高考试频道  

\2012年高考在线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