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65位吉林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职业发展与期望不符

2011-06-22

 

状元选高校

逾九成上北大、清华

统计发现,在51名可以统计到就读大学的我省状元中:就读北京大学的有22名,就读清华大学的有15名,就读中国科技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的各3名,就读吉林大学的2名,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各1名。从上述数据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状元去向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共计37名,占被统计标的的71.5%。

这种选择的变化,透露出时代印记。

比如,在1978年至1980年间,吉林省有3位状元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需知,正是在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热烈讨论。《科技日报》曾载文称,“在科学大会(指1978年)之前,中国所有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都是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科学大会是改弦更张的大会,彻底改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当政治强音与年轻人的科技梦想交织在一起时,状元们出现如此集中的选择,实属正常。

在1987年至1992年间,吉林省又有3位状元选择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10年前后的时段,对外经济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及研究日益重要。同时,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这样的“开放”背景下,状元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对口的大学”。

纵向比较还显示,从1993年以后,吉林省状元对北大、清华的青睐显得尤为明显。1993年之后统计到的35位状元中,除了2006年的理科状元薛鹏博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的理科状元孔令兵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同年的文科状元胡慕实选择了香港大学。其余32人悉数选择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高考状元的去向如此集中,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国内高校教育研究权威、中南大学(微博)教授蔡言厚表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位列中国大学综合实力的前两名,多年来社会声誉良好、社会影响力突出。同时,地域优势明显,科研实力较强,社会服务卓著,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蔡言厚话锋一转,“但北大和清华并非所有学科都是国内最强的。”

蔡言厚说,2005年以来,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一些海外高校也逐渐开始有一些动作,它们凭借其特有的地域优势、办学优势、科研实力、世界影响、社会服务能力和高额奖学金等优势,迅速成为了高考状元宠爱的高校。这种多元化选择的局面,才有利于中国学子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