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加分

全面权衡高考加分政策的利弊

编辑:sx_haody

2014-07-05

全面权衡高考加分政策的利弊

辽宁本溪高中体优生事件又有新进展:辽宁省教育厅、体育局、监察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获得加分资格的体优生“自证真伪”——要么填写《考生申报体优生加分资格诚信承诺书》,要么填写《考生自愿放弃体优生加分资格申请书》。结果,本溪市原有168名体优生,其中74人主动放弃加分;本溪高中原有87名体优生,其中58人主动放弃加分。(7月4日《人民日报》)

这多么所谓“体优生”主动放弃高考加分,坐实了此前知情人士的举报和媒体的质疑,本溪高中以及当地其他学校,确实存在集体造假骗取高考加分问题。显然,这个问题不能随着一些考生放弃加分而不了了之——74名放弃加分的考生该受到何种处罚,另外94名考生的加分资格该如何核实,造假链条上的其他各方(比如学校、体育测试裁判等)该承担何种责任,这些都应该有公平合理的答案,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高考加分丑闻层出不穷,各种“神通”令人眼花缭乱,对此,加强监管、严厉查处是理所应当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好好反思一下高考加分政策本身的问题了。

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即“唯分数论”并不能充分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或特长,所以要用加分政策予以弥补。可是,如此良好初衷却忽视了一个基本国情,那就是权力肆意而为、人情关系泛滥、规则意识缺失、“拼×”之风盛行。在此情况下,高考加分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钱权交易,几乎是一种必然;高考加分政策的结果与初衷南辕北辙,同样是一种必然——不仅更高层次的公平如同镜花水月,连“唯分数论”最基本的公平都遭到破坏。

高考加分中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最为刺眼,最让人难以容忍,但要看到,高考加分的弊端不仅限于弄虚作假,它还加重学生负担、强化应试教育,并且制造城乡教育不公、拉大城乡教育鸿沟。

高考加分政策意在破除“唯分数论”,激励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可是,当素质教育的目标只是为了获得高考加分,它就异化为另一种应试教育。比如奥数,本应是少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但当它与高考加分相挂钩,就变成了一门难学的功课,比应试教育还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名义下,许多高考加分催生出更加疯狂的应试教育,加重了学生和学校的负担。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能够获得高考加分的考生,大多来自城里的重点中学,农村考生获得加分的少之又少。这不奇怪,因为城里学生有条件学习各种特长,而农村办学条件简陋,学生没条件、没机会接受素质教育,自然难以获得高考加分,在高考录取中拼不过城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高考加分政策使得城乡教育不公进一步加剧,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抬头。

有关部门该对高考加分政策做一次全面的利弊权衡了,光有良好的初衷是不够的,光有理论上的利好是不行的。如果高考加分政策弊大于利,并且暂时没有办法“兴利除弊”,那就不如干脆大幅度取消高考加分。这不是因噎废食,而是求真务实,是为了维护高考最基本的公平。

全面权衡高考加分政策的利弊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加分栏目!

标签:高考加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