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2-17
而且,晚饭时间的沟通是随意的。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或者理由,或者办法没想好,千万不要轻率地跟孩子沟通。跟孩子沟通,一定是要打有准备的仗,要有准备地谈。如果你草率地开谈,就像谈判一样,如果谈僵掉的话,第二次再继续谈,那就难度增加了。要谈,一定要有一次就谈成功的把握。如果你第一次谈不成功,第二次,第二次不行,第三次……孩子反感了,你的效果也没有。很多妈妈就是这样,心里想要跟孩子交流,想要将正确的想法告诉给孩子,可最后孩子不听,他们认为你这是“唠叨”。
前一阵子我的朋友采访了一个初二的女孩,这个女孩痴迷写作,她一天可以写上一万字以上的小说,而且有的时候上课也构思小说,课业只是应对一下。妈妈很着急,于是要跟她沟通啊,但是这个妈妈很有办法,她给女儿作了三个选择题,其实也就是解决问题的三个思路,让女儿选择,结果就谈成了。
妈妈给你出一个选择题:一,初中读完就出国。好处是:不用面对中考,坏处是:国外还是要念书,而且所有的学科都要用英语;二,继续现在这个状态,好处是:生活得很自在,做你想做的事情,坏处是:可能考不上高中;三,听妈妈的话,按妈妈的要求做。好处是:有比较好的成绩,读比较好的中学,可以画画,偶尔奖励写小说。你选择哪一项呢?“
这就是一位会沟通的妈妈,她经过了深思熟虑,然后才跟女儿谈。
所以说,孩子嫌家长烦,是家长自己随心所欲引起的。家长要深思熟虑,打有准备之仗。
问题7:怎样面对叛逆的孩子?
我认识这样一位母亲,是大学里某个学院的总支书记。她科研、党务工作都很出色,就是自己的儿子不争气。不仅成绩差,还随时给她添麻烦。谈起儿子,她连连叹气。很显然,这是个不听话的,让人头疼的孩子。
事实怎样呢?我与他儿子交流时,儿子说:“她整天关在实验室,我不给她找点事,她还记得有我这个儿子?”
孩子的回答让我震惊。这个母亲可能表面看上去驾驭得了家庭和孩子,但实际上,孩子以一种他所特有,他的能力所及的方式在反抗母亲。很遗憾的是,这个母亲跟我探讨了很多孩子的问题,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意思到,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是她自身需要改变,如果她不改变,孩子很难走出“困境”。
还有一类隐性叛逆的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看起来很听话的孩子。他把叛逆藏在心底,不表露出来,压抑下去。他的叛逆家长关注不到,以为孩子很乖,很平稳。其实这类看上去不叛逆的孩子反倒很危险,因为他们的内心压抑的情绪没有发泄的通道。外显的叛逆可以通过跟父母吵闹,通过玩网络游戏发泄,而不叛逆的孩子他不会发泄,也不懂得发泄,不发泄最可怕的结果,就是一遇上挫折,就想不开。
其实,孩子的叛逆是一种有力量,有能量的表现。叛逆,反抗父母,其实是孩子想告诉家长,他们想长大了。跟父母“反抗”是需要力量的,叛逆就是一股力量。可更加糟糕的现象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一点都不会“反抗”。这个时候,家长倒是应该着急的。
叛逆是一个信号--表明孩子在成长,在改变的同时,它告诉家长有一些东西需要改变了,有时候是整个家庭都需要做改变的。或者说,孩子的叛逆呈现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假如你的孩子沉迷网络,我们要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一是网络至少让你的孩子还留在你的身边,他没有离家出走,没有自杀,他还是好好的,如果没有网络,这个孩子可能就真出问题了
所以说,“叛逆”并不可怕,你甚至可以欣赏“叛逆”。
问题8: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谁大?
这个问题是针对我们家长的,但它却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
男人们在外面忙碌挣钱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可以多少天不回家,或者在书房里熬许多通宵。女人则不行,如果她们像丈夫那样,孩子怎么办呢?但是,女人在单位里,尤其是能力强的,学历高的女人,与男同事一样,他们支撑起单位的半边天。女人最好能像孙悟空一样变成两个人,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于是,这段时间是女人们最为内外交困的阶期。往往,女人在事业与孩子之间,她的天平倒向孩子,如果倒向事业,则造成丈夫和孩子的不满,打破这种平衡,有可能失去婚姻。
既然把生活的重心转向家庭(至少在孩子读中学阶段),母亲需要耗费大量的心血,她需要情感寄托,孩子便成了理所当然的寄托对象。她牢牢地抓住孩子的一切,事无巨细管理着孩子的衣食住行,孩子的学习更成了她关心的头等大事。
在这样的心态下,她能管理好孩子吗?
我曾碰到一位母亲,孩子读初一。她的丈夫开了一家工厂,事业很成功,为了集中精力管孩子,丈夫要她辞职了。她是哈工大毕业的,为了家庭,只好这样。但是,她管得越多,孩子对她越反感,成绩直线下降。丈夫对她也有意见。由于她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孩子身上,丈夫被忽略,优秀的丈夫身边出现了更年轻的女孩。家庭出了问题,孩子更成了母亲的救命稻草。她为了孩子,同意从家里搬出去,条件是丈夫回家管孩子。这个把青春和心血都献给家庭的母亲,竟然无法与儿子相处。这个故事真的很让人同情和反思。
我听一位心理学教授说过,人一生中,要经历几次分离。第一次是“分娩”;第二次“分离”是与妈妈“分手”。这个分手是打引号的。这大概就是学前阶段。据说幼儿的意识中,他跟妈妈不是两个分开的个体,而是合而为一的。有孩子拒绝上幼儿园,其实就是不愿意跟妈妈分离的表现。让孩子跟妈妈分离,这个过程中,父亲的参与很重要,父亲可以帮助孩子渐渐地独立起来。这个不具体展开。第三次“分离”,那就是与“家”的分离。这个过程很漫长,有位心理学家说:它从进入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变成成人才基本结束。当然,有些人一辈子都完不成这个过程。
青春期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阶段。因为在中国,孩子开始住读也就意味要与家分离了。与家的三种分离模式。第一种是拒绝分离:恋家,无法独立,啃老族。第二种是单纯分离:逃离家庭,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这种情况很多,而且很多青春期的女孩子纷纷离家出走,在外面寻求家庭里寻找不到的温暖,而且会组成临时家庭。第三种是成熟分离:爱家,但又喜欢独立。这种才是健康的成长。其实,与家分离的过程中,还多见家长不愿意跟孩子“分离”。爱变成了一种“控制”。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在美国,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分离为目的,这一条几乎大部分的美国家长都知道,可是,很多中国的家长却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心理上不愿意孩子离开自己。
事实上,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如果家长把孩子完全看成自己的全部,那么问题会很大。
有个外来媳妇。丈夫没有固定工作,常常白天搓麻将,晚上去做一些生意,很晚回来。喝酒后脾气暴躁,常常打妻子。这个妻子看到儿子学习不好,就常常动手打孩子。但她当然是爱孩子的,她不跟丈夫离婚,忍辱负重,以她的说法,就是“为了孩子我才这样”。可是,当这个妈妈动手打儿子的时候,这个儿子也会发狠,反手打母亲耳光。这个时候,这个妈妈觉得,出现问题了,才意识到寻求帮助。
这样的案例太常见了。不仅在这样的低收入家庭里存在,就是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里,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了孩子勉强维持婚姻。
其实,“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实际上,孩子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孩子其实不愿意父母为他们作“牺牲”,这种牺牲带给孩子的压力很大。
夫妻关系有问题,孩子很容易出问题。比如夫妻吵闹。孩子会对父母离婚极度恐惧,他可能生了一种永远都不能好的病。这样父母就永远不会离婚了。当然,孩子生病,这不是他有意识的行为,而是无意识的做法。但这种生病、学习下降等方式,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一种“调解”方式,以引起父母的关注。
还有一个例子:父母在家里吵吵闹闹,女儿的学习反而学得非常非常好,后来我们了解,她希望通过自己学习好,来挽救这个家庭,可是后来父母还是离婚了,父母离婚后,这个女孩子就“心灰意冷”,她不学习了,用她的说法,我这么努力,你们都看不到。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刚才举到的例子,当夫妻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亲子关系常常过于亲密,她会把孩子看作她的希望,最爱。其实这是要警惕的。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将成人的的秘密告诉孩子。
我上次碰到过一个学习情况很糟糕的孩子,这个女孩子不但学习情况糟糕,而且还有许多不好的倾向,比如乱交男朋友,逃夜等等。后来学校老师发现,是因为女孩子知道了父亲有外遇,而且这个情况还是她的妈妈告诉她的。
母亲或父亲告诉孩子成人的秘密,这对孩子其实是非常伤害的。因为孩子没有责任来承担成人的责任。否则孩子会承受不了。
所以说,夫妻恩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1。糟糕的婆媳关系;2。严重的恋子情结。恋子情结不仅对夫妻关系不好,而且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压力。
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为了儿女的健康,我们也不要太恋他们,认为自己爱他们胜于爱配偶。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最多的资源留给配偶。相反,当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时,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资源给他们。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送大家四句话: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人;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人。
在三口之家,夫妻关系应该大于亲子关系,那么在那些单亲家庭呢?有人说,在单亲家庭里,那个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母亲或者父亲,将自己的爱全部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没错吧?事实也不是如此。
那作为跟孩子在一起的那一方家长该怎么做?那就是做一个快乐的家长。其实孩子会反过来安慰妈妈或爸爸,这个时候,如果妈妈是一个快乐的人,那孩子也才会快乐。反之,就是两个人都不快乐,幸福。
上次我遇到一位单亲母亲,她很真诚地跟我说:我觉得亏欠了女儿的父爱,所以我要加倍给孩子爱。这个妈妈说得合情合理吧,而且我相信很多的单亲妈妈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我的看法是,这位单亲妈妈将加倍的爱给孩子,孩子未必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她反而会感觉沉重而难以承受。
那么,单亲家庭里,母亲和女儿如何定位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这位妈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离异女人。只有这样,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爱女儿了。这位妈妈将自己照顾好,让自己快乐,女儿也才能快乐,女儿才能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然后,将来女儿也才能开始她幸福的婚姻。否则的话,她跟异性交往可能会有障碍。
结尾
我们经常要研究一些优秀的家庭个案,然后几个同事经常要讨论: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成功?成功到底是什么?是钱,是地位?是出人投地?我想都不是吧。中学和小学的孩子,前面的路很长,你能保证她将来一定是成功吗?
有位妈妈告诉我: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可以定义成功。孩子心里是快乐的,身体是健康的,并且每一天都有收获,都在进步,那就是成功,那就是成功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位妈妈说:你说她现在是什么?我不可能给她一个评价。她既不是个能拿多少证书出来证明自己的好学生,也不能拿作品出来证明她已经是个作家,同理也不能算是一个小画家,我都不愿意给她按任何头衔,但是,如果我要认可她的话,她是一个身心很健康的孩子,同时在她的身上具备了多种可能性。如果她将来想在某个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所发展,我想她具备这种条件、能力,以及往这条路上走的方法。这就是她目前的成功。
总结:青春期亲子沟通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本门课程,更多精彩学习内容请继续关注威廉希尔app !
相关推荐:
标签:亲子沟通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