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广东高考 > 广东高考资讯

母亲深圳生活22年 2014年因居住证问题女儿无法高考

编辑:

2014-06-06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了一个文件: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有这么一个精神。因此各地在随后也就制定了各地自己的政策。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储朝晖。储先生,我们今年是将近一千万的学生参加高考,但是其中有5.6万人,这个数字跟整个参加高考的人数相比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但是这个数字它起到的作用却挺大,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个微笑的数字。

储朝晖:这个数据就是,代表我们这个政策解决了5.6万个学生和家庭的困难,这是是非常有价值的,非常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政策这些学生还要回到他没有生活条件的户籍所在地方生活和学习、报考,这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所以这个政策解决了他们很大的困难,解决5.6万个人的困难。

评论员:事情都是这样,不可一口吃一个胖子,馒头要一口一口吃。但是,教育和其他不一样,作为考生的家长,总是希望我能一下子能达到我心目中的目标,比如说北上广,这些核心的城市。人们还是把重点放在这里,因为异地高考的重点的确就是这里。但是我们看到今年放开的异地高考并没有触及到这一个核心。您又怎么看?

储朝晖:刚刚讲的这几个地方,大约占整个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数量的1/3,所以是一个重点,是最关键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有它的困难,但是各个地方政府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不光要考虑到困难,要有放开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对当地也是有利、有弊。比如讲解决当地的人力资源问题,解决当地的学校的深远问题,都是有利的,对当地的经济也有作用。各个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家底摸清楚再做决定,不要想当然的说我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评论员:储先生,我们从短片里面有能够看到北上广这些人口迁入的比较多的这些城市,的确有自己的苦衷。比如说北京这些天,大家都知道北京已经进入到一个严重缺水的状态。像北京这种大城市的自然资源、教育资源、人口存在的压力,这些的确都是现在存在的一些阻碍,您怎么看?

储朝晖:就是我们要看到这个困难,从家长这个角度来说,也要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作为政府,还是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首先要把自己的这个情况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属于哪一类的情况,应该放到什么程度,把它放一个适当的度,不要一概的把问题的想的更大,或者想象的很难。事实上很多的问题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难,一定尽可能的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

评论员:你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话题,可能从您的角度,认为城市的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不是那么难。如果站在城市的管理者甚至站在城市当地的居民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您怎么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储朝晖: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下面,我们放开对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会对当地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从两个角度考虑。第一,现有的户籍所在地这些居民的所获得的权利是在计划体制下,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特权,从公平意义角度来说是不符合公平的原则。第二,让自己的孩子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这本身也是一个更有利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评论员:刚才我们也看了,分为三类,山东、江西门槛比较低,一种像北京门槛比较高,但是我们也看到居在其中的广东,它是属于逐步放开。比如说今年放开高职,到了2016年放开高考,这有没有提供一种模式、一种趋势,以后逐步的有一种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放开?

储朝晖: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各个地方对自己能够放开多少,有多少容量,然后解决多少问题,可能没有一个准确的估计。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一年的异地高考实施以后,摸清情况进一步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放开,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个政策放到位,这是基本的操作的模式。

评论员:

这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好,谢谢储教授,稍后我们有更多的问题给您。异地高考并不是单纯的高考问题,它涉及到系统的教育利益再平衡的问题。我们再继续往下看。

解说:

今年,广东深圳的高考报名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三万九千多人。同时,对于第一次实施的异地高考政策,也让80个外地户籍的考生今年得以在深圳参加全省高职类的高考,他们原本就生活在这个城市。而在深圳市教育局的官方网站,其实今年申报异地高考的考生实际上是144人,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剩下的64名考生被挡在大门外。

今天很多媒体都在关注着一个深圳华强职校的异地生,周莎莎。原本成绩优异的她,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连续交纳三年社保的要求,而错失了此次在深圳参加高考的机会。周莎莎的父母在得知申请条件不够后,也曾努力想着补办方法。但最终还是无法严重的审核条件。

在广东省2013年11月27日出台的条例中,对于考生的申报条件做了明确规定,除了连续交纳三年社保外,还对考生父母的职业、住所、居住证及学生的学籍做出具体的要求,而这些条件义务无疑又将更多的靠身,挡在了深圳高考的门外。

深圳市美术学校 学生家长:

她等于今年就不能高考了。再一个她这个是职高不像普通的高中,她可以复读一年再考,它这个职高是没有地方可以复读的。

解说:

林女士在深圳生活工作已经22年,女儿小尼出生在深圳,今年18岁的她,正就读于深圳市美术学校高三年级。林女士曾自以为女儿异地高考的所有条件,但没有想到今年3月份得到通过,她还是在居住证上出了问题。2014年因居住证问题女儿无法高考。

学生家长:

08年办的居住证,但是办的不是临时的,而是永久的。后面发了那个材料下来说不合格。这个材料是2010年自动把我们转成临时。我们去找公安局,公安局说是教育局给他们说的是一定要一年连续的证明。他们两个就这样推,推了两个月,还只有十几天就发准考证了,他说没有办法回原籍,回原籍,原籍已经过了,这个时间我们也报不了名。

评论员:

改革是仅仅往前走了一小步,从今年反映的现实来看,就有5.6万个考生,换句话说就有5.6个家庭受益。那么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期待,,未来明、年后年这个步子能能迈的内再大一点,口子能不能再大一点我们继续连线储朝晖研究员。储先生您看,这种改革客观的来说,这是倒逼下的改革。2012年的时候的确是从上到下,上面给下面给了一个最后的期限,一定要到2012年之前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因此也就倒逼出了12个省市的异地高考的方案。那么怎么把这种倒逼下去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说,倒逼的改革有一种不情愿的感觉在里面,怎么从不情愿,让它变成一种可期待的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力量?

储朝晖:

首先我们还是看随迁子女异地高考解决了多大问题。事实上我们算起账了,每一个随迁子女年龄组大约是在全国有一百万人,这个5.6万人只解决的1/20。

评论员:

我们这有一组数据帮我们解答一下,现在全国进城务工人数2.6亿,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国义务阶段的随迁子女的人数1277万人,刚才您又说,可能现在每年又有大概一百左右的随迁子女是要参加异地高考。100万和1277万是什么关系。

储朝晖:

讲到一百万是整个义务阶段,我们讲一百万是每年要参加高考的这个年龄组的人数。

评论员:

也就是未来每一年要大概一百万的人参加异地高考,您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吗?

储朝晖:

在全国不是很大的数字,因为它是是分布在各个省市。从目前来看,我们从里面解决了一千万里头的1/20。各个地方的政府还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这个问题。而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各个地方政府把自己的资源或者政策用足用活,想办法解决这些人的问题。

评论员:

您还是需要跟我们解释一下一百万。也就是在未来若干年的过程中,每年大概有一百万左右的高考考生要参加异地高考。这个数字,就即便对于北上广核心城市来说,如果消化它,更何况不仅仅这三个城市消化这一百万的异地考生,您觉得难不难?

储朝晖:

这个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不能说没有难度。但是在各个地方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要制定一个政策,解决哪一部分的问题,我不能解决哪一部分的问题,这个有一个明确的交待,让公众感觉到是有道理的,能够说的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及时的推广整个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就真正打破我们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在这个基础上,让高校和考生之中相互的选择,这样一来就没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问题了。

2014年因居住证问题女儿无法高考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高考资讯栏目是为您提供最全面、快捷、详尽的广东高考资讯信息平台!让您焦急的心情可在广东高考资讯栏目第一时间掌握最新考试信息、新闻及各项高考资讯服务,详情请猛戳【广东高考资讯栏目】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