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预测 > 高考文综预测

2016年高考文综专项练习模拟试题

编辑:

2016-05-08

6.宋代文人范成大有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

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反映出

A.古代手工业协作生产 B.自耕农生活十分富足

C.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

7.重庆湖广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是湖南、湖北两省人士为联络乡谊而创建

的同乡会馆,主要用于同乡寄寓或届时聚会。该会馆的建立

A.反映出民间会党力量的壮大 B.说明资本主义已经萌芽

C.反映出市民文化已经普及 D.与明清商帮的发展关系密切

8.据《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记载:重庆进口总值1875年为l56 000海关两,l891年为4 360 557海关两,l911年上升至l2 559 400海关两。土货出口总值由l885年的l 056 790海关两上升到l916年的l7 803 414海关两。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重庆

A.进出口货值呈不断上升趋势 B.成为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

C.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9.1953年4月,华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老孙归社》的连环画,该连

环画重点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书名中的“社”最有可能指的是

A.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包产到户的生产组织 D.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10.“在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下列各项对材料的解读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A.“善事”是指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恶行”是指加剧了环境污染

C.“善事”是指将工业文明传播到世

D.“恶行”是指对工人阶级的血腥镇压

11.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占总人 口2%的人拥有。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美国

A.重工业片面发展,农业滞后 B.供需矛盾逐步加深

C.自由放任导致经济走向崩溃 D.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12.近代西方某项发明利用电流或电磁波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

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这项发明最有可能是

A.手机 B.电话 C.电报 D.电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二世(1890至1918年间在位)执掌国政后不久开始执行“世界政策”。它主要代表了德国大工业家和大地主把德国从大陆强国变为世界强国的渴望,同时也混杂了思想界对中世纪大一统性质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旧。……威廉二世得意地解释他的“世界政策”就是向海外扩展殖民地,掌握制海权,争霸世界:“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即制海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第一端 胶澳租界

大清国大皇帝已允将胶澳之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先以九十九年为限。……德国所租之地,租期未完,中国不得治理,均归德国管辖,以免两国争端。

第二端 铁路矿务等事

中国国家允准德国在山东盖造铁路二道……于所开各道铁路附近之处相距三里内……允准德商开挖煤斤等项及须办工程各事。

第三端 山东全省办事之法

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商定向外国招集帮助为理,或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料物,中国应许先问该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料物。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

根据材料一,指出威廉二世“世界政策”的最终目的,(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策出台的背景。(6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的主要内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

14.(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封元年,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整理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撒切尔首相(1979—1990年执政)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根据货币主义理论,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借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改革政策主要包括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国有化企业的私有化,削减福利开支,限制工会权力等等。撤切尔首相曾表示她的任务就是要扭转私人和国家之间被“扭曲”的关系,让市场作用重新成为英国经济的动力。

——整理自《撒切尔主义》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顶向下设计的改革,改革保留了许多苏联计划经济中的原有制度,并将目光聚焦在工业和合营经济上,以及外国投资与国际贸易有限的关注。工厂的经理不但要满足国家对产品生产的需求,同时要自筹资金。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改革却是一种自底向上设计的改革,将改革的重心放在了轻工业和农业上,同时在沿海地区设立一系列经济特区,进行进出口活动并吸引外来投资。乡镇企业与双轨价格体制逐步代替先前的国家计划的价格体制。厂长负责制给予国有企业的厂长或经理更大的权利,改革了的银行体制与财政政策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金。

——整理自《苏联经济改革》

(1)据材料一概括均输官与平准官的各自职责,(4分)并分析其积极作用。(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撤切尔首相上台的经济背景及其经济措施的主要特点,(4分)并简要评价其经济政策。(6分)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两次经济改革的不同之处,(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失败的主要政治因素。(2分)

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改革与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

谈谈你的认识。(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16年高考文综专项练习模拟试题就分享到这里,更多高考预测题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高考频道。

相关推荐:

2016年高考模拟文科综合预测题

2016届高考文综模拟试题及答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