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3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实践和实际的关系

2012-11-12

2013年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高考政治中哲学和经济学常识是一大重点也是难点,威廉希尔app 高考频道整理高考政治哲学的疑难问题解答,帮助大家突破哲学难关。

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实践和实际的关系如何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首先是调整或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我国现阶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是通过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那些环节,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实践对人的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再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最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没有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实践这一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实际,亦称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要求,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是指在认识和实践中承认周围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看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实际,按照客观提供的可能性和条件,依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决定行动的方法和步骤。实际是纷繁的、复杂的、具体的,同时也是全面的、多变的。所以,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在实践中学会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而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综上所述,实践和实际并非完全相同,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指主体的活动状态。实际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指客体的存在状态。联系是:实践是实际主体化(被认识和改造)的根本途径。因为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只有通过实践对其认识和改造,才能成为人类所需要的,有价值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