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10个角度

2012-05-17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诚实是根,信誉是本。人无信不立。不讲诚信,一个人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身,也无法成就事业。没有诚信,一个社会就会风气败坏、人心涣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重视诚信。每一个公民,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里,都应当以诚相待、重信守诺、有约必践,共同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决不能让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等行为在社会上有市场,更不能让其滋长蔓延。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遵纪守法是公民维护和发展自身权益的条件,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法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自身权益;都应当富有正义感,敢于同违法乱纪、危害社会的现象作斗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艰苦奋斗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过去我们条件艰苦,自然要艰苦奋斗。今天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了,依然要艰苦奋斗。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艰苦奋斗的传统也不能丢。必须始终保持一种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精神,一种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种奋发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那些奢侈浮华、铺张浪费的做法,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行为,都是与艰苦奋斗精神格格不入的。

4.敬畏

【观点阐发】

【解释】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有“彬彬有礼”“恭恭敬敬”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担心忧虑”,还形容之态。既敬重又畏惧,对一切神圣的事物的敬畏。

敬畏自然:

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且自食其恶果。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用奴隶主对待奴隶的方式对待地球,人若肆意奴役和蹂躏地球,实际上是把自己变成了地球的敌人,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就像奴隶主遭到奴隶的报复一样。地球是人的家,人应该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管好这个家,做地球的好主人,不要做败家子。

敬畏生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彻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今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煮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要常怀敬畏之心:

“在向大自然索取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对她的敬畏之心,时刻警醒自己,人类不是无所不能的。因为,对于大自然,人类永远都是有所希求的。”

孔曦先生首先利用历史事实来具体展示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时期:一,敬畏时期。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存,对大自然的无知使人们高度地崇拜大自然。二,征服时期。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帮助人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大自然的堡垒,围湖垦荒、开山垦田,叫高峡出平湖、令天堑变通途;制造了千里眼顺风耳、潜水艇航天器,研究显微外科和器官移植。这使人类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骄傲。三,醒悟时期。人们终于意识到,现代科学在大自然面前还显得太过稚嫩,大自然的神秘面纱还未完全揭开,“人定胜天”现在还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太多的自然奥秘令人类望而生畏。在孔曦先生的笔下,自然界是“魔”,人类的力量是“道”,“道”高一尺但“魔”高一丈,因此,人类要与自然界和睦相处。

敬畏法律: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谁耽误嘉禾发展一阵子,就让他难受一辈子”的雷人口号,到信奉“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强制、暴力拆迁事件;从用“红头文件”否决生效的司法裁定,到“什么法不法,老子就是法”的强硬态度,一些干部的表现,与依法治国的理念大相径庭。

5.不浮躁

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浮躁”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

怎样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

(1)在攀比时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从而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2)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开拓的基础。要正确的理解“心想事成”,没有务实精神,不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味的靠“精神”开拓只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应弄懂的。

【3】遇事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有容乃大、戒骄戒躁、不紧不慢。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说的就是如果我们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我觉得非常对。我们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半途而废,在开始的时候是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消退,最后完全放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放弃呢?是浮躁的心理,是急于求成、不愿面对困难的浮躁心理。我们总是在想着事情的最后成果,急于看到我们所作的工作的成果,而这些却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得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觉得这些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于是选择了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