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高考了,临战的高三学子们在紧张、枯燥的语文题海战术中似乎感到有些彷徨,试题在不停地做,分数却不见上涨,于是产生了“顺其自然”“临场碰运气”的想法。宁可绞尽脑汁费时费力地去琢磨数、理、化中高、难、偏的题目,也不愿挤出些微时间去背诵诗词文赋,和背诵说“放弃”,和作文说“到时再编”。这种念头是万万不可生的,语文在高考中毕竟是一个“重头戏”,如何在最后的复习中做到充分、高效呢?
根据多年来本市语文试题的命题情况, 2011年天津市依然会本着不偏不怪,不失灵活,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的原则来命题。大规模的试题训练是毕业班同学学习的传统模式,但对于每位同学来说,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做题,注意做题方法和技巧的归纳,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基础知识重在“实”
1、语音、字形力求准确。字形题连续几年得分率都很低,考生主要是对一些同音异形字掌握得不够准确。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因字音相同且字形相近而误用的字,例如2009年、2010年考查的基本是这种形式:振辐(幅)、坐阵(镇)、筚路蓝缕以起(启)山林、腥(猩)红、两全齐(其)美、挖墙角(脚)。
2、词语选用(实词、虚词、成语)重在比较。词语的运用很大程度是靠语感,而语感来源于平日对语言的准确使用。在比较时应注意词义、词性、词序的比较,感情色彩、语义轻重、使用范围的比较,更应注意的是语境的比较。成语题的难度较大,在平时的阅读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换词”训练,要把成语的意思记清楚并试着造句。
3、病句重在分析病因。该项内容考查向来难度不大,要熟记六种病句类型,并要侧重分析病句中一般出现的表象特征,如并列短语、起承词语、关联词语、否定词语等等都是易造成病句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