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了解一些备考知识,对高三的同学们也是很有帮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历史备考,希望大家喜欢。
要把答案设计这项工作做好,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读懂设问
即搞清楚题目究竟问的是什么,这是科学作答的前提,而事实上许多考生并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多数情况下,高考设问中使用的句式和词语都比较平实、简单,比如“简述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2005年文综全国卷Ⅱ,39)、“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006年全国卷I,39)、“说明英国经济政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005年广东,28)……但也有一些设问用语是需要用心分析的:
如“评述”。“评述”不同于 “评价”,实际上等于叙述加评价,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只需答出性质和影响,而若是评述则还应答出目的与过程。
如“结合(联系)”。在考试中“结合”总是与其他词配合使用,如“结合……分析”、“结合……说明”、“结合……评价”等等。
有些学生看到这样的句式就感到不知所措,其实这是出题人在向考生提示答题的思路,其中要分析、说明、评价的是问题的中心,而结合的内容是协助作答的背景材料。
如“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主张老师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主张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试结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对这一过程加以叙述”(2000年广东,42)。 答题时要以民主党派政治立场和主张的变化为主线;以政治形势的变化为背景分阶段进行阐发。答案: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民主党派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主张老师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最终发动内战,民盟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与共产党合作;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民主党派认识到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接受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并于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根据材料和设问中的提示设计答案
在下面的例子中,问题都是“欧共体形成的影响”,但答案却大不相同,原因就在于材料和设问所给的提示信息不同,语境发生了改变:
例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
——摘自《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之《舒曼计划》。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6分)
答案:欧共体在经济上快速发展,至80年代已在许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并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或答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 为欧洲政治一体化(或欧盟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
答案: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中的法德冲突。
(2)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8分)
答案: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注意例1和例2在答案上的差别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例2的材料中提及了法德的历史冲突,并在第(1)问中予以强调,所以“化解地区矛盾”就成为必要的答案;例2的第(2)问有明确的提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这在例2的答案中必须体现出来,而例1就没有这样明确的要求。
可见,答案的设计必须从材料和设问的具体语境出发,不能机械照搬书本、更不能想当然。
三、根据赋分设计答案
高考试卷上每一大问后面的括号内都有赋分,这实际上是在提示考生此问需要答几点。一般说来高考中每个采分点为2分,但也有一个采分点1分或3分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问题给8分的话,那么答案至少有四条,所以题目结尾的赋分对我们设计答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有时高考的大问中包含着若干小问,却只在最后给出总分,例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这种扩大放映在中国人选来翻译的西方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4:1;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年这一时期中,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
——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国人在翻译西方书籍方面的重要变化,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10分)
应对这样的多重设问,要先为较为简单的小问设计答案、限定分值,然后较难小问的分值有多少、得分点有几个,也就不言自明了。以上题为例,“变化”是我们较为熟悉的设问方式,答案无非是“由……变为……”,于是设计第一小问的答案为:“由侧重翻译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到侧重翻译社会科学。”预期第一小问赋分为4分;那么“原因”一问的赋分就应为6分,预设3个给分点,设计答案为“洋务运动的破产证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无法使中国富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需要”。
【总结】高考历史备考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要好好复习,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带给大家收获,祝大家学习愉快。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下一篇:高考历史备考:从构筑知识体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