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地理 > 高考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专项检测2016

编辑:sx_gaohm

2016-06-06

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精品小编准备了高考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专项检测,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解析:该图表示日本本州岛,其地形为山地,铁路沿四周的沿海平原修建。

答案:B

2.甲和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解析:虚线处虽然直线距离近,但最可能因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铁路选线。

答案:D

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沿途穿越了许多高大山脉,图中代表唐古拉山脉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自北向南穿越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

答案:B

4.青藏铁路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

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④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避开多年冻土层和为动物迁徙留出生态通道。

答案:C

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总长约1 075千米,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下图为宁西铁路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域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

解析:图中显示地形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施工工程量小,造价低。

答案:C

6.为防止图中切坡处滑坡、崩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砌石护坡  B.植树造林

C.种花植草  D.修建梯田

解析:图示铁路经过之处进行了工程切坡处理,使得道路两侧山坡变陡,只有砌石护坡才能有效地防止滑坡、崩塌。

答案:A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然而交通线路的建设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据此回答7~8题。

7.在以下不同的地形单元中,修建同样技术标准的公路,线路的弯曲程度和实际里程最大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华北平原

解析: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为了减小公路的坡度,线路一般设计得较弯曲,从而使得公路的实际里程也较长;其余三个地区的地面较为平坦。

答案:C

8.下列铁路对应的线路特征描述最合适的是(  )

A.京哈铁路——以桥代路  B.兰新铁路——起伏剧烈

C.京沪铁路——迂回曲折  D.成昆铁路——桥隧相连

解析:京哈铁路从北京到哈尔滨,主要经过地形平坦的东北平原,因此铁路建设没有必要花大成本去以桥代路;兰新铁路从兰州到乌鲁木齐,主要经过河西走廊,沿途地势起伏并不太大,故没有起伏剧烈的现象;京沪铁路自北京到上海,经过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途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稳定,因此该铁路没有必要修建得迂回曲折;成昆铁路自成都到昆明,经过起伏较大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地形崎岖的云贵高原,全程起伏较大,因此该铁路桥隧相连。

答案:D

9.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

B.世界上的大城市有80%以上分布在海拔不足200米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

地带

C.在热带地区,城市大多分布在低地上

D.山区城市一般都位于山腰地带

解析:A项太绝对,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C项热带低地湿热,城市多分布在凉爽的高原上。D项山区城市倾向于沿河流谷地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B项平原地区地形、气候条件好,交通便利,是城市布局的理想场所,故世界上80%以上的大城市分布在平原上。

答案:B

读下面的地形素描图或地质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

A.甲、乙均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B.乙、丙地貌所受外力作用相同

C.甲、乙、丙均为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D.甲、乙、丙、丁的地貌成因一样

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甲是洪积扇或冲积扇,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丁是向斜,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C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地形区的聚落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蜿蜒分布于山前 ②一般来说,乙地形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成为人类的聚居地 ③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集中连片分布 ④丁地形区应大力发展水泥加工业,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解析:甲地形区的聚落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河口三角洲地区是人类分布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丙地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丁地是向斜,两翼的岩层以花岗岩和玄武岩为主,不适合大力发展水泥加工业。

答案:A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

①城镇布局 ②地形起伏 ③河流流向 ④矿产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决定交通运输线走向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其次,地形也是影响其走向的重要因素。铁路不完全沿河流延伸,铁路线并没有经过图中的煤炭产地。

答案:A

13.与丙城市区位条件相类似的城市有(  )

A.大连  B.武汉  C.北京  D.石家庄

解析:河流水运的起点、终点、干支流交汇处、河口位置是城市的有利区位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城市位于干支流交汇处、铁路枢纽处。四个备选城市中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且京广铁路、汉丹铁路(武汉—丹江口)、武九铁路(武汉—九江)在此交会,与丙城市的区位因素相似。

答案:B

二、综合题

14.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用▲在图上标出该地区的最高点。

(2)判断图示地区地形分布特点。

(3)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4)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1)河流的分布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地形状况,该地区的最高点,一定是大多河流的发源地,因此,最高点应标注在图中三条河流发源的地方。(2)要回答好这道题,一定要分析好题目的要求,题目问的是地形的分布特点,既要答的是地形,又要回答分布地区,否则,答案就会出错。可根据海拔高度和河流的干流分布状况进行判断。(3)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就能对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作出正确的回答,而后一问,就要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通过分析、归纳,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4)定位至关重要,结合海拔高度(低于268米)、题干信息(我国东部地区)和图中纬度(28°N),就能确定该地区为我国的东南丘陵,然后,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就能对本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答案:(1)略 (2)东部是平原,西部是丘陵。 (3)特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平原地区。 原因: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4)发展以林果业为主的立体农业;加强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发展小水电,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注意防治水土流失;治理酸性土壤。(答出4条即可)

15.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图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

方案 经过主要城市 铁路总长度 需新建铁路

东线 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 5 520 433

中线 曼谷—万象—昆明 4 180 1 245

西线 曼谷—仰光—昆明 4 132 1 017

(1)试分析东线方案被采用的原因。

(2)该铁路建成后,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对新加坡港又有何影响?

(3)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稠密地区,但建成铁路却比较稀疏,试分析其原因。

(4)中南半岛各国利用该铁路可以方便外运出口的物产有哪些?

解析:分析东线方案被采用的原因要从影响建设铁路的因素,如地形、地质条件对工程的难易程度、工期长短、投资大小的影响以及沿线的经济状况、人口与城市的分布、原有铁路基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铁路对我国西南地区与新加坡的影响可从加强经济联系与往来、促进区域合作与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中南半岛铁路少,要从当地的地形及沿线国家的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中南半岛的物产主要从当地驰名的农矿产品方面思考。

答案:(1)可利用原有铁路,投资少;地形较为平坦,施工技术难度低。

(2)有利于我国西南地区资源开发和商品出口;有利于促进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新加坡港经济腹地扩大,进出口货物增加。

(3)中南半岛各国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的地形给铁路修建增加了技术难度。

(4)稻米、橡胶、木材、锡矿等。

高考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专项检测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考地理水体运动规律专项训练题(附答案)

高考考前地理专项训练试题2016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