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地理 > 高考地理试题

2016年高考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专题训练(附答案)

编辑:sx_liujy

2015-12-31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以下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专题训练,请考生认真练习。

(2014·太原模拟)中新网2013年11月13日电 截至目前,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已造成2 275人死亡,80人失踪,约60万人无家可归。“海燕”在我国沿海登陆后,也给我国南方多地带来了大到暴雨。读“海燕”中心位置移动经纬度示意图,完成1~2题。

1.台风“海燕”在我国登陆后移动方向大致为(  )

A.由正西转向西北   B.由东南向西北

C.由西北转向东北 D.由西南向东北

2.此次台风给菲律宾造成的主要灾害是(  )

A.海啸 B.山体滑坡

C.泥石流 D.强风、暴雨

解析:第1题,由图知大约11日前,台风中心向西北移动,11日后,则转向东北。第2题,台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狂风、暴雨等。

答案:1.C 2.D

3.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解析:选B。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从其海拔、经纬度来判断,乙地位于东北平原,春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低温冻害时有发生,影响农作物生长。因此B项正确。

考向二 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

4.(2014·高考天津卷)如图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

解析:选C。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是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考虑的主要因素。震级大小、震中距和震源深度均能影响烈度大小,但不是制定抗震标准的主因。故选C。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如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如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解析:第(1)题,雨涝区的分布规律主要从变化趋势角度总结,产生雨涝区的原因与地势低平、降水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第(2)题,A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其多涝的原因与上游植被破坏、中游围湖造田等原因有关,针对原因对上游、中游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第(3)题,B地区位于云贵高原,降水丰富,为湿润地区,但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会导致地表水大量流失,加上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水流急,水分存留时间短,导致干旱灾害频发。

答案:(1)我国雨涝区分布大体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

(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

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中游地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

(3)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专题训练和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威廉希尔app 希望对考生复习地理有帮助。

相关链接:

地理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  

2016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专题训练(附答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