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地理 > 高考地理试题

2015-2016高考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专项试题(含答案)

编辑:

2015-12-15

24.下列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 ②加大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 ③制定石漠化治理有关法规,建立石漠化治理的长效激励机制 ④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①全部实施生态移民不符合实际,②大力发展畜牧业可能会破坏植被;③制定有关法规治理石漠化是必要的,④措施可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答案:B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据我国1998—2004年的相关数据统计表,回答25题。

年份 1998 1999 2002 2003 2004

能源消费增长率(%) -4.1 -1.6 9.9 15.4 15.2

GDP增长率(%) 7.8 7.1 8.3 9.3 9.5

25.表中所示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④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读表中数据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GDP增长率呈缓慢增长趋势,说明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可能的原因是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答案: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3分)(2010•山东日照模拟)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C地粮食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与距海远近、地形等因素有关。第(2)题,C为我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该地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第(3)题,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第(4)题,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是做此类题目的关键。

答案:(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A地降水量大。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地处山地迎风坡(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 (3)不合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 (4)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

27.(12分)(2010•北京西城模拟)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的西电东送工程已经全面启动。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三大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与火电相比,分析水电作为能源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C、D两地作为能源输出地共同的地理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紧张的环保压力,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西部地区的优势可再生能源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和火电相比,水电清洁、可再生,西电东送主要输送水电,有利于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答案:(1)清洁、可再生。 (2)均为季风气候,都位于地势阶梯交界附近的长江流域。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4)水能、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28.(12分)(2010•广东综合测试)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材料一: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

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和环境发展状况

项目 西汉 唐 金 明 清

人口数量(万) 3 5.9 7.8 5.9 24.4

人口密度(人/km2) 0.38 0.75 0.99 0.75 3.09

城镇(个) 1 6 6 7 7

耕地面积(万顷) 1.65 3.25 4.29 3.13 10

森林面积(万顷) 5.3 4 3.2 1.2 0.29

覆盖率(%) 70 50 40 15 4

畜牧业程度(%) 100 90 70 20 10

工矿业(个) 0 1 0 2 3

灾害频率(次/百年) 0.1 1.2 1.3 1.5 4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________。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草原、荒漠

(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________。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________时期,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汾河是穿行于黄土高原之中,两边临山地,河谷形态表现为峡谷;所在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有一定的降水量,植被为森林和草原。所在省区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从图中数字的变化可以读出,发生剧变的是清代,因人口剧增,导致大量开荒垦殖,造成一系列的后果,到现在,由于植被保护较差,加上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

答案:(1)峡谷 B (2)C (3)清朝 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大增,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大量开垦草地、草坡、毁林开荒,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民生活贫困。人口、粮食、耕地、贫困之间逐步进入恶性循环。 (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中,植被锐减。

29.(13分)(2010•安徽)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定位该地为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来自于黄土高原。据图中信息分析随时间推移陆地面积变大,且向海洋方向扩展。(2)该区域陆地面积扩大主要是因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此沉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暴雨、洪涝会加剧该区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会增加。(3)一个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具体方面是:科技兴农;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农产品综合开发;调整或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专业化生产。

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2015-2016高考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专项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威廉希尔app 预祝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相关链接

地理2016高考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专项试题(含答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