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语文

北京市高考语文新变化

编辑:

2014-03-20

(取材于吴伯凡《“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

14.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

B.核心能力不是指个人能力,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

C.核心能力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可能性很大。

D.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答案解析:D

深度解析:A项对应第1段第4句“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其意是“有关”,而选项中却说“无关”。此乃“猴吃麻花——满拧”。B项对应第2句前面的两个“……不是……也不是……”。选项错在“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其意又与文本大相径庭。C项对应第1段第3句后面“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选项与文本之意又相反。D项前面“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应第1段第2句——“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正确概括;D项后面——“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应第4段的第3句和第5句的前面“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两处信息的正确整合。

广度解析:与我们对2008年高考社科文阅读的分析类似,北京卷的确是不避热点的。在中国工商业界,“核心竞争力”几乎成了一种日常用语。这个说起来颇具专业色彩、听起来又浅显易懂的说法,高频率地出现于正式和非正式的商务沟通中。然而,若干误解和表达,却与“核心竞争力”的真实本义相去愈来愈远。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近年来北京卷的命题规律,一扫以往社科文科技术语成堆的选文标准,而有意将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时髦的概念、名词引入考题中。同学们千万不要因为这些词平时接触过而过度兴奋,因为我们平时往往可能对这些熟悉的词做错误的理解,如果你按照平时的理解去做题,正中了圈套。一切从题目和作者本身的态度观点出发,就解决这类题的王道。文本共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2段,解说“核心竞争力”;3-4段,议论“福音与诅咒”。我们先来分析把握文章。第1段,正面提出“核心竞争力”的准确译法,说明“核心能力”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即:①它是一种难于被竞争对手复制的能力,②它是一种能够为客户价值和利益的能力,③它是一种能够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能力。第2段,从反面说明人们对“核心竞争力”表达的误区所在。即:“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东西;而“竞争力”则是一种外在的、有形的、非本源性的东西。第3段,对比资源与能力,指出优越的、基于资源的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而言既是一种“福音”,也是一种“诅咒”。第4段,提出“核心能力”本身也存在着在“福音”与“诅咒”两种可能。一个企业的正确追求方向应该是:形成核心能力,并注意保持它的活力。一篇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难易,是由文本中信息量的多少与信息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所决定的。《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一文容易读懂,题目难度明显较低。据悉,这是命题人为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而精心设计安排的结果。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