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资讯

北京中央民大附中高考成绩突进引家长质疑

编辑:sx_liujy

2015-09-12

2015年9月初,北京中央民大附中高考成绩吸引家长目光。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简称民大附中)刚刚毕业的一大批“高材生”陆续到大学报到。

2015年,全校共有620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达一本线以上570人,占91.9%;本科线以上615人,占99.2%。650分、600分以上学生人数分别排北京海淀区的第二、第一名。50人预录北大清华。

与这组数据形成对照,2015年,北大清华在北京计划一批招生356人。民大附中的考生占了其中的14%!

北京家长圈沸腾了。民大附中,这所迅速飙升的黑马中学,成了北京家长眼中的“害群之马”——这所学校的迅速扩张,大面积“侵占”了北京考生的高校名额。

这个暑假以来,北京家长开始集体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以及北京市教委不断交涉。8月以来,十多名北京家长代表已经与主管部门代表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面对面交流。近日,北京家长已请一位公益律师,正在拟白纸黑字的起诉书。

北京家长向澎湃新闻记者投诉的上百页材料中提到,“民大附中打着民族中学的旗号,事实上是在暗地里进行全国大范围的掐尖招生。挂科生还会遭到淘汰,然后再空降尖子生。”

9月10日,在与北京家长最新的一次沟通中,国家民委官员表示,民大附中2015年前招收了少量汉族学生,今后将不招收汉族学生;今后主要招收西部少数民族和中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浙江、山东、福建、河南4省不再列入招生范围等。

民大附中门口,可以看到校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同个大字。这所一出生即带着浓厚的帮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烙印的学校,正在悄然改变。

有百年校史的民大附中,前身为蒙藏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和中央民族大学一街之隔,四周高校林立。

多年来,在中学名校林立的北京,民大附中籍籍无名。

2005年,任职湖南张家界一中校长的田琳通过公选成为民大附中校长,据知情人士透露,看到满眼萧瑟,田琳一度后悔冒然来京。

但十年以后,奇迹出现。民大附中的高考成绩,几乎可以PK北京名校人大附中与北京四中。

2014年,该校574人参考,有400多人录取到“985”、“211”大学,其中4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2015年5月,学校向全国24省份发布招生简章时,这些数据成了让人震撼的金字招牌。

这所已经全国著名的中学,校园依然很小,几分钟便能转一个圈。但如今教学楼已修葺一新,四壁锃亮。2015年8月31日,教学楼7层,一位正在拉扯电线的工人师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装修已进行一个多月,他们在进行最后的收尾。

当然学校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新修葺的大楼,而是一进校门口就可看到的大红榜单。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大红榜上,600分以上的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来自于何处、何种民族,可一目了然。考取清华北大等重点院校的学生,都附上了学生的彩色照片。

校内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学校9月5日正式开学。但对记者其他提问三缄其口。

澎湃新闻记者多次拨打校长田琳的手机,希望他出面介绍一些情况,但他一直未接手机。9月8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再次致电田琳。田琳接电话称,他正在海南,学校不回应、不接受采访,“我们只和国家民委、教育部、(市)教委沟通。”

突变秘密

民大附中何以取得如此神速的进步,目前众说纷纭。而引起澎湃新闻特别关注的,是一个明显的时间节点:2008年。这一年,是民大附中高考成绩明显的分水岭(数据见附表)。

据了解,2003年1月,教育部经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函北京市教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拟同意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少数民族学生在北京市参加高考和录取的意见》。作为特殊情况,《意见》同意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面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在北京市参加高考和录取。最初,民大附中的招生方式是,地方向学校推荐名额不多的学生,结果学校高考成绩一般。以600分以上人数这个指标为例,2005年为0,2006年8人,2007年也仅为13人。

2005年田琳成为民大附中校长,民大附中从推荐招生向自主招生转变,并迅速扩招。当年的生源一半来自于推荐,一半来自于自主招生。扩张规模大致可以从2007年与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中看出巨大变化:2007年参考人数还只有256人,2008年即增加至369人。

3年后的2008年,也就是校长田琳招来的第一批学生参加高考,600分以上人数,暴增至41人。

此后,民大附中一路全面自主招生,而且不断扩招。2015年,民大附中自主招生人数达625人。

同时,招生的地区范围,也从12个省份扩大为包括北京、浙江、山东、河北、湖南、湖北等在内的24个省份。

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变化是,2014年起,民大附中开始在京以普通高中的身份,向北京普通中学生招收不限民族、少量不限户籍的学生,这批学生,2014年为150人,2015年计划为310人。

部分“北漂学生”也能通过民大附中,在京以北京生源参加高考。这一问题,也引起北京家长的强烈质疑。

一些北京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或者身边朋友、亲戚的孩子在北京考了高分却上不了称心的学校。于是,2015年的夏天,北京一些家长眼光向民大附中迅速聚集,矛盾公开。

民大附中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优质的生源。而民大附中的招生,一直是外人难知的秘密。

民大附中2015年新生分班的布告栏里,学生没有名字,只有准考证号:18个班,共857人。澎湃新闻记者初步盘点发现,来自西藏的学生仅为5人,来自新疆的学生仅为4人。而来自湖南的学生却高达41人,来自湖北的达36人,来自河北的学生达33人。

北京中央民大附中高考成绩突进引家长质疑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北京高考资讯栏目。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