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4-09
第一部分:选择题
选择题得分偏低的原因及解法指导
我认为选择题得分偏低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命题者的命题尽管会考虑到中学历史教学,但不会完全从中学教学的角度去命题。高考主要着眼于人才的选拔,它引导中学与高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接轨,这也应该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学生拿到这套试卷,总觉得“别扭”,实质上就是命题角度的转换问题。
例如2011年题24.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导致学生解答出现问题原因的有三:
(一)熟悉的记忆——周朝的制度、汉朝的“大一统”;
(二)陌生的角度——西周对秦汉统一的影响;
(三)困惑的交织——考生思维定势,情不自禁换主语。
而此题要求学生能运用借鉴的方式评论历史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无法排除错误及与题干相关度不大的答案。学生对题干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非常熟悉,但在最佳单项选择题的题型中,要求学生排除两个及以上相近的选项并不容易。一个选择题有时要涉及到几个知识点,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无法推断出正确选项。
再如:2012年题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本题选取富有趣味性的典型案例,考查学生对古罗马法特征的理解。原告证据确凿证据,只因口误输了官司,反映古罗马法呆板,缺乏灵活性,属于典型的形式主义,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规定“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说明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审判程序没问题,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庭辩论而非对法律的解释,故C、D两项排除。
还有历史地图题。
2011年题25“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平均分为0.75分), 2012年题35“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一方面要加强历史地图教学。地图是历史教学的载体及时空观的体现,在高三的教学中要加强地图教学,提高解读地图和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两道历史地图题,考生的得分都不高,这就说明考生不会看地图,更没有意识到图例在地图中的核心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历史图例的针对性训练。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片所列指标是什么,该指标要揭示什么本质问题,而不能就事论事,表面作答。
还有些题要求学生能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因此平时训练中,要加大思维能力训练。如少做扰乱思维的组合选择题(2012高考历史题已没有组合型选择题),主要训练单项选择题;同时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不能依赖文化机构推销的所谓重点中学的试题,而是要以这些试题为参考资料,学校教师自己命题,切实提高学生做试题的质量。我们平时做的选择题难度不高,选择项区分度大学生很容易排除错误答案,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没有得到“质”的提高。
选择题对拉开优秀考生与中等考生的分数差距相当重要,历来有“得选择题者得天下”之说。因此对做好48分的选择题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相当重要。但是,我们不能敢拍脑袋就估计我们选择题一定要得多少分,因为选择题要得高分并不容易。从2008年到2012年近五年高考中,选择题的全省平均分一直为22-26分的区间,也就是说,做对6个就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要进重点大学至少要做对8-9个以上。
对此应特别强调学生做选择题时
(1)要排除错误答案(从知识点的错误排除);
(2)要通过时间和事件构成的GPS来定点排除干扰项;
(3)要对区分度极小的答案反复研读题干与选择项的相关度,强调题干与选项的完全对应;
(4)要洞察命题者的考察知识点的角度和意图;
(5)要研究最佳单项选择题的特点,不能看到一个选项错误就沾沾自喜;
(6)要相信自己,要相信第一感觉。
第二部分:必修题
必修题大题命题思路及对策
分析高考考纲,我们可以概括出高考材料题命题思路分三个层次:
一是认知层次,主要是对材料的简单加工和归纳;目的是解决考生的温饱问题。
二是理解和运用层次,要求考生以试卷提供的材料为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比较;目的是拉开中等水平考生与较差考生的差距。
三是考察考生的历史素养,具体而言就是小论文题,它的主要目的是拉开优秀水平考生与中等水平考生的差距。
命题思路1. 特点归纳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总结特点。如果几则材料就总结段落大意,如果一段材料,就总结该段每句话的意思。实在没办法就聪明地抄材料(认知层次)
命题思路2.阶段特征题。要求考生先分阶段,再按阶段总结特征。特征一般从材料中来,但是题目讲根据所学知识,再结合材料总结特征时,一般要求考生对特征进行补充。(认知层次+理解层次)
命题思路3.阶段原因题。要求考生先分阶段,再总结原因。 一是分阶段总结原因 ;(认知层次+理解层次)。 二是整体总结原因(认知层次+运用层次)
命题思路4. 评述题。要求考生先根据材料“述”,然后再来“评”。(认知层次+运用层次)
标签:安徽高考文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