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困局90后迈过就业坎

2012-08-27

【编者按】中国大学生究竟有多难找工作,《经济学人》的驻中国首席记者詹姆斯·米尔斯说过:“到2020年时,每个中国父母都应该保证他们的小孩有一张清华或北大的文凭,这样他们才有资本去竞争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外国人的话也许不足为信,但相信踏出校门的第一批“90后”,已经充分领略了就业竞争的激烈。今天,本报推出一组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采访报道,希望能给正在找工作或准备创业的年轻人一些帮助。

\

A 现 状

学好数理化,为专业对口去读研

老话曾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说的就是数理化这样的基础专业到哪里都需要,到哪里都能有所发展。记者发现,现在学数理化的本科生毕业时倾向读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的艾同学保研,据他说班上24个同学一半以上保研,“不只我们班,整个物理系很大一部分都是保研或者考研,保研的还有直接读博士的。”“要想专业对口,就只能去研究所,但是研究所只有博士才混得走。”

昆明理工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陈同学也说,数学专业的许多学生本科毕业之后也是继续读研,不过选的大部分是金融、财经之类的专业。“本科读数学,研究生再读金融这样的专业,在用人单位看起来基础比较牢固。”

期望读研之后找一份好工作,这条路似乎越来越难走了,记者在走访省内多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时,都听到“现在研究生就业很尴尬”的说法。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10年间翻了一番。

在采访中发现,许多读研的人并不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学术水平,纯粹是为了在找工作时给自己加码,但是从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以来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