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生第一年的经历。假如第一年适应不良,可能导致新生学业兴趣淡漠、学习参与度降低、学习成绩不佳、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精神和健康状态不良,甚至中断学业。不少学生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大学校门,却因为不适应高校生活而终结自己的大学梦。
大一新生小西是个标准的乖乖女,和班上男生说的话都在十句以内,在公开场合发言或者和男生讲话也声如蚊蚋,头埋得低低的。下了课就回宿舍,也不参加社团活动。她说,有时想和男生多交流,却不知道说什么,大学比高中复杂。高中的同学只是学习关系,大学还有舍友、系友,出了问题也只能靠自己。
在该校英语系,一年级有十个班,29个人的班级里最多也只有6个男生,最少2个。一个多月过去了,有些男生连班里女生的名字都叫不全。“我们90后的通病是,对不熟的人一句话没有,对熟人却是滔滔不绝的‘话痨’。”
除了交往困难,学习方式方法不适应也是新生的普遍问题。阶梯教室、自习等大学教育方式,也与高中有明显不同。
麦可思调查2011级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主要靠的是自己和同学的帮助。而最大帮助来源于学生工作老师或辅导员(本科为12%,高职高专为8%)、任课老师(本科、高职高专均为4%)的比例相对最少,这意味着高校需改善教师参与的新生适应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