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准备到建设银行办理活期存款,当年的利率是非常低的,真是不想存呀,正好赶上融通新蓝筹的基金正在认购期。基金是什么东西呢?不知道,但在我的小小心灵里,它和股票有点类似,应该和大盘粘点边,投资回报应该好过银行利息,就买它了!当下就定了。
那个时候股市不像现在涨得这么疯狂,可以说2002年是股市的“寒冬”呀,但是一年后也就是2003年我卖出我的基金时,已经增长了10%左右,感觉真好,相比2%的利率实在是好很多,很是满足的!正是那个时候的小小成功,才开发了我的投资头脑。
短期基民
在我的带动下,妈妈购买了博时的第一只基金,妈妈是属于那种做短期的基民,我不断灌输她基金长期持有才能获得最大收益的思想,可是····唉,收效甚微。这就直接导致牛市来临、锋头错过的结果,当然,这是后话。再来说妈妈的博时基金,当时这个公司的成长能力还是真的不错,妈妈在净值1.2元左右卖出了,收获颇丰。之后购买了当时在认购期的其他基金。
到了2004、2005年基金的表现就不是很好了,这跟大盘有直接关系,不过我还是认为基金的表现好过股市,它的抗压能力比较强,而且,基金经理人都是比较专业的投资专家,要比我们单打独斗强多了。二八定律我是绝对相信的。时代进步,理财当然要找专业的团队。
到我大三的时候,也就是2006年夏天。其实在2006年的上半年,股市就已经复苏。妈妈在手里一直处于亏损的基金已经走出低迷,可惜妈妈沉不住气,在净值到1.2元时就卖掉了,这之后基金就一路长红,妈妈真的是后悔不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