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的学年开始了,大学生活究竟该如何度过才算没有虚度?值此,我们采访了武汉科技大学的一些毕业生,选择整理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毕业生的生活:他们的成功和遗憾。
他们的生活是大学里各种生活的浓缩写照,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够给师弟师妹们以更多的启示。
成功源于勤奋
段飞:男,23岁,现以专业第三名的成绩考取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
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在大学开始时我给自己树立了目标:要好好学习,争取多拿奖学金。大学四年里,我比别人付出几倍的努力,奔走于自习室和寝室之间。辛苦有了回报。我每年都能够获取奖学金,四年的奖学金总额近1万元。我还利用课余和假期的时间去做家教。靠家教的报酬来保证自己的生活费,不至于为生活费操劳而耽误学习。
大学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是靠自己的辛苦和努力换来的,不是幻想来的。我大学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的利用长假进行一次旅游。
采访感受:小段的大学生活是精彩的,成功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源于勤奋的道理。
为自己感兴趣的事而努力
普进:男,22岁,考取了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
我的大学生活可以概括为:目标是鞭子,兴趣是动力。大一时只想做个传统的好学生,称职的班干部。分数考高点,奖学金多拿点,朋友多交点,充实过好每一天;大二就以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和争取入党为主要目标。这些细化的目标都一一实现了,一步一个脚印让我得到了努力奋斗的心理体验。
大二下学期进入校报是我大学生活的转折点,骨子里对文学的热爱和向往使我找到了挖掘潜能的平台。对新闻,由陌生到熟悉,到热爱,到确定为职业方向,全凭兴趣,大三下学期决心考武汉大学的新闻学。都说:考研难,跨校难,跨校跨专业更难。为了这个奋斗目标,我每天自习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一些战友都陆续放弃了,但我没有。为了自己喜欢的事努力坚持到底,即使落榜自己也没有太大遗憾。
我在大学里的遗憾是:图书馆泡得太少,没有坚持把吹笛子学会。
采访感受: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事而努力,就算失败了,也可以享受追求过程中的乐趣。
大学里要把专业知识学好
李进远:男,23岁,现签约于广州的一家公司。
我现在还正为去年的那两门课程的重修成绩而担忧呢,也不知道是否能过。因为学校规定必须要修满规定的学分才授予学位。拿不到学位证,那么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得不到承认。
我大学四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兼职上,而不是在学习上。这四年里,差不多所有的兼职活动我都体验过:拉赞助,搞促销,卖方便面,抄写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