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大学就业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12年半数大学毕业生“回家”工作 凸现择业“理性” ”一文,供大家参考!
12年半数大学毕业生“回家”工作 凸现择业“理性”
记者调查发现,一线城市对“90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开始变弱了;想回老家工作、去二三线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多。
客观而言,一线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相比,无论在就业机会还是个人发展前景上,依然还是具有长足优势的。时下,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一线城市吸引力变弱”、想回“老家”,并不是真的“变弱”,而是理性的择业因素导致。两年前,南方周末一则报道《大学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中,提到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现在有一群大学毕业生宁愿做城市盲流也不愿意回到基层踏踏实实地工作”,“死扛着也要留在大城市”的大有人在,这其实就是一个“面子”问题。原本并不具有一个优越的环境,对于一些毕业生而言,勉强留在大城市未必真正适合自己,却仍然在“死撑”,不过是让“外人”看起来“好看”、让家乡人看起来“风光”,这是过去一些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心理。而今,择业观念多元化,大量大学毕业生可以果断放弃大城市而选择回老家工作,是“抛掉了面子”的结果,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理性因素”值得欣慰。
当然,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相比,居住生活成本更高毋庸置疑,“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是时下一线大城市的真实写照。生活生存的现实压力,或许是让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清醒”的一个因素,但“扎堆”生活在一线城市却导致人才和资源的浪费。从这个角度说,大学毕业生对生存和发展的“扬长避短”,本身也是社会理性的一个标志。
当然, “想回老家(就业)”的现象,更多地体现在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理念的进步上。毕业生们就业目标,不仅仅是为了“面子”、为了单纯的“收入高”,而是更多地倾向于个人价值判断、个人“幸福”感受,这是就业择业观进步的标志。“城市很大、工作很忙,感觉有些压抑。”一位大学毕业生这样总结她在上海的工作经历。“没什么认识的人,很难融入那里的生活。”一些在北京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说。大城市可能收入高,发展前景可能更好,但“朋友少”、“远离亲人”、“难以融入”,等等,这些外在因素或者过去一些大学毕业生较少考虑的因素,在时下竟然成为毕业生们“否决”一线大城市工作的原因。个人择业日趋理性,也是大学毕业生群体在选择人生道路上更加成熟的标志。
大学毕业生择业的理性,对于社会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会比较好地“盘活”人才资源,比较多地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对于二三线城市和其他中小型城市而言,可以因之获得更多的人才,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和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