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郑杰是黑龙江省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告诉记者,四年前报考大学志愿时,大家都说学经济比较好,于是就选择了当时比较热的工商管理专业,可在找工作时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很多招工单位都要这个专业的学生,可学这个专业的人实在太多了,竞争激烈,早知道就应该报考一个冷门一些的专业。”他很懊恼地对记者说。
其实很多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都有和郑杰一样的烦恼。当初报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盲目地报考“热门”专业,而找工作的时候,却发现昔日的“热门”变成了“冷门”。记者从多家人才市场和招聘网站了解到,财经、政法、金融、计算机、生物工程、国际贸易、英语和法学等多年来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目前已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正因为前些年过于“热门”,就业时就必然“爆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关立峰分析认为,时下哪个专业“热门”,哪个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就必然吸引考生及其家长的注意。生源是院校办学的“命根子”,高校为了扩大生源,必然会一哄而上开办热门专业,其结果必然是“热门”专业,“冷门”就业。
对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省内某大学动画专业的教授很无奈地对记者说:“主要是调研太少了,每个学校都希望自己的专业齐全,而多数高校在开设新专业前,没有进行前期的人才市场调查。以我任教的动画专业为例,1999年,全国只有两所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而到了2008年,全国共1230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这个专业。可是基本没有学校会去调查,动画行业到底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省内某高校教育学院教师认为,很多高校在开设专业时仓促上热门专业,造成新设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毕业生水准比较差,所以无论多热门的专业,就业一定会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