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深陷传销陷阱看大学就业服务

2012-08-27

【编者按】深陷传销的学生,大多是正在求职的大学生。而之所以陷入传销陷阱,是轻信了某些人“一夜暴富”的蛊惑。据此,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曙光认为,高校应该把防范传销的基本知识纳入新生入学、就业指导教育范围,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学生识别、防范传销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类招聘、就业信息的甄别,帮助求职学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陈书记的建议不错,但怎样落实,是一个大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在实习、兼职打工、求职中,遭遇诈骗的事件越来越多,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早已提出以上对策建议,包括教育部的文件也要求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信息服务。

可是,类似事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高校在这方面的作为十分有限,因此很多时候,只是大学生们在实施“自救”。此前,针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诈骗,不少高校学生在校园BBS上开列出自己实习、求职遇到的“黑公司”名单,以警示后来者,此次针对大学生深陷传销陷阱,也有大学生专门开设反传销帮忙热线,通过现身说法、心理咨询等方式,来解救被卷入传销的学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一直被有关部门认为非常重要,但在现实的大学办学中,却不是那么重要。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根据当年毕业生人数,按1:500配置,即500名大学毕业生配备1名专职就业指导与服务老师。实事求是地说,要让这名专职人员应付500名学生的信息、档案,已经勉为其难,而学校要求他们做的工作,还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发布、校园招聘会组织、毕业生就业指导、其他年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等。可想而知,这些工作能开展到怎样的程度,其结果往往就是,对于新生的职业发展教育蜻蜓点水,止于一两次大规模讲座;对于用人单位的信息发布,就由一名员工来函再发,来不及筛选、甄别;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大多也是一两次政策宣讲。怎样辨识招聘信息、怎样参加招聘会、怎样选择用人单位,都得靠学生们自己去摸索。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高校还没有按教育部的规定配足专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