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被就业下的虚假繁荣

2012-07-12

【编者按】部分高校采取五花八门的措施保证高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学生往往“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具体详情请进入威廉希尔app 大学频道

部分高校采取五花八门的措施保证高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学生往往“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现在,“被要求就业”已经升级为“被就业”,应届毕业生们纷纷讲述自己“被就业”的经历——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7月17日《南方都市报》)

据报道,截至7月1日统计,今年“已落实去向”的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同期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但当“被就业”成为流行词在网络上一夜蹿红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对一些高校“繁荣”的就业率产生怀疑。

事实上,对于就业率注水现象,教育部早有所察。2006年11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对高校就业率造假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但几年过去,高校就业率的注水现象并没有减少,反而花样频出。这必然会影响到教育资源的整体布局以及相关决策的判断。在美国统计就业率,有关机构要对此跟踪3年,考察指标包括“总在业时间、工资水平”等;在英国,更是以《教育法案》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而加拿大则是利用国家统计局等全国性机构及一些民间机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估,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客观、真实和科学。以此观照我国高校就业率衍生出的种种“闹剧”,值得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

最让人悲哀的是,“被就业”现象,与高校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的“诚信观”建设背道而驰。当高校在最基本的就业率统计上都不能保证诚信,而是千方百计弄虚作假时,它又如何去引导每个学子诚信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