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按】业内教育专家针对“文凭”在现今社会的价值曾评论说:从国际范围看,我国是为数不多的学历仍由国家承认(颁发)的国家,其他国家普遍实行学校自主办学、自授学位,办学质量由社会评价和专业评价。在“自主办学、自授学位”的体系中,文凭并不值钱,值钱的这所学校的教育,如果其教育质量差,受教育者不选择,或者专业认证机构不认可,那么,就是拿到这所学校的文凭,也不能成为求职、晋升的敲门砖的。
高校扩招“文凭”渐被看淡
事实上,随着高校扩招,我国大学生队伍迅速壮大,高等教育在人们传统意识中的“精英教育”已向“大众教育”转变,“文凭”和“人才”已不是集合体,而是“一分为二”。
中国信息大学董事长张亚林认为:“高校扩招最直接的表现是引发了浩浩荡荡的中国‘大学生潮’,把中国高校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从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信息大学董事李可也在采访中谈道:“在高校‘精英教育’阶段,‘文凭’几乎可以与‘人才’划等号,因为上了大学即表明其知识、能力、素质,乃至社会地位与大多数人不一样;‘大众教育’时,大学生并不稀缺,文凭人人都有,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必然发生变化,‘人才’与‘文凭’由原来的‘合二为一’变成‘一分为二’,各有各的属性。作为学校来说,我们对‘人才’的培养和评估要求更为实际,就是学生在大学过程中的学习‘作品’尤其是毕业设计作品(简称毕设)做的怎么样?是不是符合走向工作岗位后的社会需求?这将比一纸文凭更能体现一个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高低。”
毕业“作品”成就业“敲门砖”
据李可介绍,中国信息大学目前推行的毕设改革已启动实施两年,其中一个很直观的改变就是把毕业设计提前到第三学年开始,并一直持续到毕业的最后一学期。这一看似简单的时间调整背后所起到的“化学反应”却不容小觑。
由于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从认识规律上看,实践产生并提升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二者是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如果象传统学期设置一样,把毕设完全放在整个学程的后面将严重影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而且如果集中在最后一学期,时间比较短,学生又开始忙于找工作就业,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学生没有很充分的实践时间,也不能进行充分的研究与理论上的提升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要提交出好的作品、写出好的毕业论文很困难。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有些学生采取应付的态度,随便选一个题目,在网上下载点资料,甚至大篇抄袭凑合了事,使毕业设计走了过场,没有起到它应起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信大在第二学年结束后便开始进入毕业设计环节,此时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有了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在第三学年开始时初步选定课题方向,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选择与专业及课题关系更加紧密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优先、深入的学习,增强了选课的针对性。同时,为了完成课题任务,学生必须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进行调查研究或接触实际工作,了解社会需求及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也更加能体会自身知识的欠缺与经验不足,从而增强对学习的紧迫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校也针对这种实际需要通过三学期制保障了学生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在时间安排上的需要。
通过不断创新与完善,信大以“作品”为导向的教学思路正不断开花结果。
信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07级的王成刚同学,因学习用功,动手能力也很强,他的毕业作品是一套MIS系统。到企业应聘时,他直接拿出了所有源代码,数据表设计,表间关系,类图,状态图。面试官看后,直接决定录取,跳过了所有的笔试环节。
07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赵丁,仅用三年的时间就修完了毕业所需的200个学分,并且在2010年10月份通过了毕业答辩。因为其优秀的毕业作品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他不但顺利的通过了答辩,还赢得了一个留校的机会。正式成为中国信息大学软件开发处一名软件工程师。
毕业至今短短一年时间,他参与开发了中国信息大学教务系统、资源平台、工资考勤系统等十余个项目。在众多同龄人仍在为找工作而奔波与各大招聘会之间时,他已经是一名小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了。为此,赵丁常说是信大让我圆了一个留在北京、成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的梦。
类似案例在信大不胜枚举。
一家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曾和校领导在校园招聘时表示:“作为企业,我们一直希望能招聘到具有切实实践能力和良好综合素养的学生,与一纸简历相比,毕业作品能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当好多所谓名校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时候,信大很多学生是未毕业即就业,这主要是归因于我们学生出色的毕业作品。”李可对此感触颇深。
21世纪,老板青睐技能or文凭?
大学教育理论多实践少,跟不上时代需求
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总是穿着光鲜靓丽,或在外资企业或在政府机关干着体面的工作,领着可观的薪水。然而,这只是“认为”的,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连就业都难。
“我是我们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家人都以我为荣,现在大学毕业了,村民们都说我爸妈可以享福了。但是,我现在连份工作都难找。”来自粤西农村的小陈告诉记者,“技术人才的工资是高,但是自己又不会技术,体力活又不愿意干。我觉得很无奈,自己学的东西好像完全没用了,现在想想在大学里也真的没有学到什么。”小陈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专家分析,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一方面是大学的教育跟不上时代;另一方面大学教育理论多,实践少,学生生活在象牙塔,接触社会机会少。
相关推荐:
更多文章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