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严峻形势下,北京籍大学生因城市压力大纷纷选择外地就业,而外省毕业生期望留守北京就业,形成“围城”局势。
近些年,越来越多京城高校的非京籍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守北京,四年的首都生活使他们爱上了这个古老而又时尚的都市。因此,优秀人才不断涌向北京劳动力市场,竞争愈加变得激烈。就在非京籍毕业生想尽各种办法留京时,有一部分京籍学生反而突破传统思想,选择走向外地工作。
外地发展机会多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7%。2011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有660万,比去年的630万又多了30万人。2010 年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中,目前还有60多万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难显而易见。在北京严峻的就业环境之下,京籍学生开始逐渐转变观念,走向外地谋取发展机会。
小贾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令人羡慕的北京户口,但他已决定在五一之后赶赴青岛就职。“北京人才市场早已饱和,在这里凸显不出我的优势和能力,去外地工作反而有更多发展的空间,生活相对来说轻松多了。”小贾透露,自己已经被青岛一家五星级酒店录用,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最让他感到鼓舞的是,“青岛的单位很认可我,他们认为我可以将大城市的消费概念带到工作中去,提升酒店的业绩。”
据悉,除了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外,为了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创业,国家制定了包括大学生自主创业税收减免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各地政府也成立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办公室并启动资金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和帮助。
“只要会把握,遍地是黄金。”已经在安徽合肥工作两年的曾昭由衷地感慨。他回忆说,自己初来合肥时积蓄不多,囊中羞涩。但通过奋斗,如今已成立了一家注册资金100万元的企业。“纵然在创业的路途中有千辛万苦,我也觉得十分值得。出来后,我学会了独立处理事情,实现了自我价值。原来外面的天空更广阔,足以让我展开拳脚大干一场。”
京城生活压力大
物价飞涨,京城房价居高不下,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摆到了“80后”眼前。在强大的生活压力下,他们需要生存,需要更好的生活,于是“逃离北上广”成为了很多毕业生的现实选择。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京籍学生小安,目前就职于北京一家国企,但他并不满足于舒适的工作环境。“虽然工作比较清闲,可收入不太理想。每月交给妈妈贴补家用后,我基本上没有什么存款。最重要的是,目前的收入根本不允许我在城八区里买房,就算买了房也还不上高额的月供,更别说成家了。”小安略带抱怨地说。他发现如今好多二线城市都在建设开发,有很多用人的机会,当地政府还会给外地人才相应的优待政策。“我准备去厦门工作,那儿环境优美,生活节奏相对北京来说没那么快,可以让自己重新调整状态,拾起自信心。”
京籍生源王会还在专升本的深造中,可她已经独立居住2年了。“北京住房限购政策出台后,租房的价格越来越高。我现在与人合租两居室,平均下来每月房费1300元,可我的月收入只有2300元。开销大,收入少,过得挺辛苦。今年夏天我就毕业了,我准备去蚌埠发展。蚌埠是交通枢纽地,现在国家又给了很多新政策,那里很需要人才。”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方向选择问题,资深教育人士刘永印表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需要慎重从职业目标、社会现实等方面去权衡与斟酌。另外,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毕业生更要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少走弯路,多享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