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昨天在广州大学举行。为了帮助大学生们顺利找到工作,来自教育和人事部门的就业指导专家们在招聘会上摆摊设点,现场为大学生揾工支招。
读工商管理的应届毕业生小林,前后已在招聘会上投了几十份简历,加上在网上投的简历,少说都有一百份,不过依然没找到工作。事实上,她的主要问题出在不会与用人单位沟通上,因为她的简历只是简单地把经历堆砌起来,没有针对性。记者在招聘会上发现,大部分企业都会问学生喜欢什么岗位,不少学生都是回答“喜欢留在广州”,很明显是答非所问。
“找工作过程中,大学生要学会聊天!”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尔新的建议令人耳目一新。他举例说,某同学韩语熟练,应聘某贸易公司时,开口就问:“你们这里要会韩语的吗?”对方所招聘专业中没有该专业,就回答“不要”,这让她备感挫折。这种现象也被称作“摩擦性障碍”。
王尔新分析,学生在与招聘单位沟通的时候,不能采用生硬的语言,而应当以“搭讪”的方式。比如,先表示自己对应聘职位感兴趣,再说出自己的专业特长,这就增加了招聘单位对大学生的了解。
大学生不会“聊天”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作为广东省资深的就业指导专家,王尔新介绍,不少大学生都曾向自己反映“缺少求职办法”或与企业交流不畅。他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接触太少”。
实际上,与招聘单位交流困难成为不少大学生的苦恼。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没有做宣传,但专家咨询点前依然排起了两条队伍,不少学生停下脚步来仔细倾听专家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