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就强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所说的少年,就是现在的中国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是国家最重要的人才资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的未来!然而社会上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些单位要人才。这种奇怪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疑问:经济的发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了?
暂且放开上面的问题,再关注这样一种现状: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据统计大学毕业生,2006年有410万;2007年有495万;每年以增加50万的势头持续上升,而在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高达630万,手持高学历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结合这些数据再重读梁启超的话,可以看到国家注重教育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原本是一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为什么又会引起上面所说的社会问题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一个有效的链接方式,一个让“人智”转化为“民富”“国强”的链接,而这个链接就是大学生产业化。分析大学教育现状,大学生之所以学而无用有几个根本原因:
中国产业链不适合大学生发展
这是从宏观上来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的经济主体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为主,尤其是沿海的各个发达城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棉纺织加工、橡胶加工、汽车制造业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按照国际分工,这种发展类型是处于国际产业链的底端,科技含量不高,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对低下。这本来是符合我国人口基数大、低学历人员比较多的情况的。但是,大学生逐渐成为就业的主体,而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又不愿意花费比原来更大的价钱雇用大学生工作,从而限制了大学毕业生的一个就业方向。
大学生所学专业没有整合,造成知识流失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方向不对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结构性矛盾。自建国后,高校专业设置遵循着统包统分的政策,由教育部统一规划专业,符合了当时计划经济的发展需要。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以往由国家统一的高校专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多元化人才的发展需求。高校所设定的专业与市场真正需要的就业方向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了现有教育资源的流失。
第三是高校教育只注重理论的学习,没有充分重视实践实际的培养,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高校就像一个金字塔,也像一座围城,在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的同时也将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学生在高校只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有针对性的、真正的实践动手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文、理、工三科分立以来,文科的实践教育培养更是微乎其微,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眼高手低,毕业后空有理论知识却没有真正的动手能力的缺陷。
市场经济在发展,高校在持续的扩招,而大学毕业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前景却日益的彷徨和焦虑不安。这就是当前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危机,而解决就业危机的关键在于形成大学生产业化的就业新途径。
解决就业,一针见血
首先,大学生产业化要求学校配合企业,定向培训学生。教育所具有的滞后效应和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过于侧重学术化、专业化教育的定性思维模式,导致了高校的专业设置只考虑到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却没有注意到现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类型的人才。所以大学生产业化的首要要求就是高校配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构建职业教育模式,针对发展的需要定向培训学生,由就业市场来决定学校教育的方向。
其次,大学生产业化要求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投资和政府投资新型“高校大学生产业基地”。大学生毕竟是经过多年的教育培养,具有着多方面的学识,对于未来的发展所缺少的只是一个发展的平台。因此结合民间资本投资和政府投资构建一个“高校大学生产业基地”,吸纳学生到这个基地参与社会实践不仅能够防止流动资金进入地产和股市,阻碍资本流通,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有效得到就业,并且可以对大学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创造新的财富积累方式。
再次,大学生产业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整合学生资源,达到创新就业方向甚至是自主创业的目的。由民间和政府共同投资设立的大学生产业基地吸纳了大量的大学生,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模式,使他们对于就业、创业的看法相互之间可以相互碰撞、共融,最后形成合理的创业思路,最终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最后,大学生产业化在大学生与企业之间形成一个网络,建立一个以学校为中介,将大学生与企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直接一对一的链接起来,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市场分析,学生可以查询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企业也可以查询到高校大学生的培养情况,并结合企业的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正是产业化使得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真正形成一个有效的网络。
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必须是有一个合理和良性循环的系统,“大学生产业化基地”就是一个利用学生专业的优势联合成一个多元化产业基地。将高校的专业设置、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有效的链接起来,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就业、创业的平台,而且作为在学生学习与未来就业之间的一个链接和中转缓冲,真正形成大学生产业化模式。
陈铭龙:中国青年文学家、新闻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