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份工作要花多少钱

2010-12-20

求职花费是个老话题,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在社会上的升温,求职花费问题也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求职有成本,这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接受的事实。前不久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就此问题开展了一次大型调查活动,共回收问卷5279份。其中,男大学生2373人,占44.95%,女大学生2906人,占55.04%。按学历层次划分,本科学生4112人,占77.89%,研究生1167人,占22.11%。通过这个调查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大学生求职的一些新情况和新趋势。

花费增加,项目繁多,侧重不同

1.在求职阶段,94.43%的大学生各方面的花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没有增加的仅占5.57%。其中,有一定的增加占68.74%,而大幅度增加,甚至超过平时的一倍以上的占25.69%。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增加是指在大学生原有花费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往年的统计的基础上,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花费也千差万别。

编者按:。“我都花了快6000元了,工作还没着落。”武汉工程大学大四的学生李娜(化名)的求职成本大大超出了预算。“虽然花费多,但很必要。”李娜认为,不少公司在面试时比较看重求职者的个人形象,如果显得太学生气,在印象上就会大打折扣。求职面试其实只是一个展示自己的过程,过多的注重外表上反而会给招聘方带来困扰,大学生还是以才华展示为重,专业知识的稳固来的更靠谱一些。

    相关资讯:   
    大学生求职花费调查:少则千元多则上万元
    大学生奢华求职令人忧 一份简历花费过千(组图)
    大学生求职花费5000元打扮像模特 有必要么
  
    自我包装舍得大笔投入 大学生求职花费惊人
    大学生求职花费知多少?

2.求职过程中的花费是否增加大学生的负担呢?有5.7%的人认为求职成为他们很大的负担,而69.92%的人认为,有一定的压力,但可以承受,有24.38%的人认为没什么压力。

3.对于大学期间的经济来源,有59.25%的大学生上学日常费用由家庭支付,有16.88%的人通过贷款获得,有6.04%的学生依靠的来源是奖学金,有9.33%的学生是靠自己打工挣钱来承担,其他我们没有想到的情况还有8.50%。

这组数据显示,家庭的支持仍然是大学生日常开支的主要来源,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学生经济来源的多元化、经济水平的不同和经济来源的不同正是影响求职花费有差别和导致求职方式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4.大学生的求职花费集中在很多方面,其中选择通讯费用的占99.48%,制作简历占99.45%,交通费用占98.64%,这是大学生花费最集中的方面;其次,在应聘时拍证件照片的占67.95%,有美容美发行为的占63.45%,购买衣服的占61.20%,可见大部分学生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希望从外表方面获得加分,增加自信赢得机遇;投资参加培训的占11.93%,购买化妆品的占8.68%,整容、减肥或有其他大动作的占1.63%。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花费是受花费水平影响的,求职的必要行为投资相对集中,而不太必要或者不太普遍的现象占的比例相对降低。从这里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学生求职的差异性。

5.究竟在哪个方面的花费最多呢?有46.13%的人选择的是交通费用,有29.85%的人选择的是通讯费用,从这里我们看出,大学生求职是一个十分艰苦和漫长的过程;而有13.94%的人选择参加培训,有9.91%的人选择购买衣服,还有0.17%的人选择了整容或减肥,而制作简历、证件照片、化妆品、美容美发等,没有人选择在这几个方面花费最多。这不难理解,相对于数百元的服装费用或者培训费用,甚至数千元的医疗费用,制作简历等费用是相对低廉的。

6.在求职阶段中,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花费方面,有73.99%的人选择英语考级,有62.27%的人选择去考专业证书,有56.45%的人选择考研辅导,有34.61%的人为书本资料花费,有31.90%的人参与其他相关培训学习,有1.165%的人选择出国留学。英语考级和专业证书的培训是大学生花费的主要方面。

期望越高,求职花费越高

7.在调查中,学生每月花费在500-1000元的占38.23%,300-500元的占35.18%,1000-1500元的占16.27%,合计,有54.5%的学生月花费在500元到1500元间。

8.在求职预算中,有42.75%的学生希望在1000-1500元的花费内找到工作,38.74%的学生希望在500-1000元的花费内找到工作,在1500-2000元区间有11.65%,有0.34%的学生希望在2000-2500之间找到工作,有6.51%的学生希望自己能花500元就找到工作。但同时,在一个自由选项中,有81.09%的学生只要找到工作可以不惜成本。

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的求职花费与他们的薪酬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基本上是,他们想用一个月的期望薪水找到期望的工作。

9.但实际花费有如下结果:500元以下是7.16%,500-1000元是21.86%,1000-2000元是48.17%,2000-3000元是7.82%,3000-4000元是5.17%,5000以上是9.79%。

我们可以看到,500元到2000元区间达到70.03%。比对学生的求职预算,学生的实际花费普遍超过自己的期望,而且在一到两倍之间。

10.在回报与投入的反思方面,67.08%的大学生认为,投资大于回报,求职效果不明显;32.08%认为,回报大于投入,花钱恰到好处;认为投入与回报基本持平的仅占6.14%,而认为“求职花费,一点回报也没有”的占6.97%。

对待考证既理性又敏锐

11.在自我包装的必要性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较理性,64.61%的人认为重要,但还要看能力,7.73%的人认为很重要;此外,还有27.66%的人认为自我包装不重要。

12.在毕业前很多学生都参加考证活动,没有考证的学生仅有三分之一,而其中,有两个证书的占27.79%,有一个的占25.38%,有3个以上证书的占9.96%。

13.考证有什么用呢?有55.62%的人认为证书名声好听意义不大;而29.30%的人认为证书可以丰富简历,有12.28%人认为可以增强综合竞争力,只有2.80%的人认为在考证书的过程中增加了能力。看来大家对大学生考证的作用表示了一些怀疑。

14.在大学中有些证书是必须要考的,比如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证书,对大学生自愿参加的培训的问题调查显示,参加英语培训或计算机培训的仍高居榜首,占44.16%,可见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基础应用技能的必要性;有19.47%的人希望参加提升个人素质的培训,如人际交往方面;有17.54%的人希望参与与专业相关、提升专业能力的培训,希望得到职业指导技巧方面的培训的人有17.09%,希望参加礼仪方面的培训的占1.17%。我们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职业意识与其他方面的培训相比,还相对较弱。

15.对于一些校园内的现象,大学生群体还是很理性的,比如对于为找工作而美容的问题,47.93%的人认为能够理解这种行为,但自己不会如此;还有29.42%的人认为,赞同这种做法,如果条件允许自己也会如此;19.15%的人认为,这个做法难以理解,内在涵养更重要;3.50%的人认为,这是应对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

16.对于拍求职写真集的现象,59.23%的人认为无所谓,这是个人的爱好;23.43%的人认为可以理解,但不赞赏;12.37%的人表示赞同,认为这是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的方式;4.28%的人认为作用不大,而且很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