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包装舍得大笔投入 大学生求职花费惊人

2010-12-20

编者按:。“我都花了快6000元了,工作还没着落。”武汉工程大学大四的学生李娜(化名)的求职成本大大超出了预算。“虽然花费多,但很必要。”李娜认为,不少公司在面试时比较看重求职者的个人形象,如果显得太学生气,在印象上就会大打折扣。求职面试其实只是一个展示自己的过程,过多的注重外表上反而会给招聘方带来困扰,大学生还是以才华展示为重,专业知识的稳固来的更靠谱一些。

    相关资讯:   
    大学生求职花费调查:少则千元多则上万元
    大学生奢华求职令人忧 一份简历花费过千(组图)
    大学生求职花费5000元打扮像模特 有必要么
  
    自我包装舍得大笔投入 大学生求职花费惊人
    大学生求职花费知多少?

走进各高校校园,触目皆是的各种招聘广告无疑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代大学生不再囿于象牙塔内狭小的空间,总想探出头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无疑是很好的途径,甚至在校园内形成潮流。但是,打工中的各种现象则值得我们关注。

一些有益的打工经历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但是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社会完全不同于大学校园的单纯与唯美。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打工不成反受骗;时间处理不好,打工、学业两败俱伤;打工动机不纯,反而自毁前程……这些都是大学生打工极易走入的误区。

同时,由于一些高校勤工助学的组织管理不到位,使得大学生打工市场的管理处于“真空”状态。目前大学生劳工市场远未成熟,鱼龙混杂,陷阱重重。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

大学生在打工之初,走出校园,他们往往成为社会边缘青年,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但一些学生打工找工作时的盲目无序,导致被骗的事件层出不穷。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大部分学生打工的收入实在不算高,在北京、上海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家教工作算是比较受欢迎的“高收入”工作了。但即使是这样的“高收入”,再除去车费、饭钱,路上的时间成本等,所剩也就寥寥无几。

目前大学生的打工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知识型、公益型和娱乐型。一般来说凭知识挣钱要比体力好。特别是那些高学历、高年级且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研究技能的学生,最好能把打工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另外一定要学会用法律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资指导网,每年都会根据市场行情给出市场指导价位。尽管公布的就业人员工资指导价位,只是起指导价格作用,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为了保持劳工市场的健康有序,既要避免用人单位故意压低价位,也要提醒求职者不要漫天要价。相信目前大学生劳工市场的混乱只是暂时的,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打工市场的环境必将得到改观。人生没有失败,只有倦怠!学会理性选择,面对的将是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