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当代大学生求职新途径

2010-12-17

>>70后,80后,90后求职方式大盘点

许多单位的求职表和毕业生的简历上都有个人主页一栏。然而,个人主页作为电脑高手的象征,很长一段时间都还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但记者最近在一些学校提供的毕业生信息个人主页一栏看到许多毕业生都提供了自己的个人主页,仔细一看,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博客”。

2001年,个人主页成为中国大学生求职新时尚。毕业生在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展现真我风采、宣传自己,个人主页成为毕业生求职的一个工具。用人单位根据个人主页制作情况,对其电脑水平做出初步的评判,这比“口头回答”要真实、准确、直观得多。

然而,制作传统的个人主页对求职者的计算机、文学写作、创意策划、版面编排等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致使很长一段时间“毕业生个人主页”一栏都无奈地空缺着。

“博客”的出现简化了网页的制作和刷新、打破了技术壁垒。“博客”四维一体,融合了网页、交流工具、个人日记、个人网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侧重哪个功能,毕业生利用博客的网页功能,制作个人主页。拥有一个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博客”是一种近乎“傻瓜”式的工具,你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申请架构起属于自己的“博客”领地。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刘晓艳认为,“博客”放在网络上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不受时空限制。求职者只要告知用人单位“博客”网址,用人单位可以在任何时间调阅,十分方便、快捷。而且网络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使得求职者的信息全国,甚至全球都可看到,这样可选择的用人单位就大大增加了,就业范围也扩大了。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薛世君在个人主页一栏填写了他在天涯上注册的“博客”网址。他认为,个人主页带有某种程度的创作性,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创作”得很好;而“博客”的日志功能同时也记录大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内容生活、真实,用人单位通过“博客”了解毕业生比通过精心准备制作的个人主页更能反映毕业生的真实情况。

更多精彩内容:威廉希尔app 大学频道     精品专题:大学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