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大学生该学“灰色技能”吗?
湖南某网站上一则开天价请人帮找工作的帖子,引来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发帖人是一名热门专业的女硕士生,她开价20万元请人帮忙,只为找一份 “月薪3000、有编制、稳定”的工作。
简单算一算,月薪3000元,一年36000元,不吃不喝赚回20万,就需要六年时间。有人据此分析,现在的学生缺乏创业精神,有20万为何不去创业呢?还有人认为,悬赏20万却找一个编制内工作,反映出编制内工作的 “吃香”,体现了行业间的社会保障不平等。
从报道看,这个女硕士已成家,丈夫有钱,所以,宁可出20万,帮她找个编制内的安稳工作。其实,这和一些家长花上百万送孩子出国,混一张文凭,回来找一个工作,本质并没有两样。
在笔者看来,有20万不想创业,不是问题;想找一个3000元的稳定工作,也不是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真正的问题是,找这样一份工作,居然有可能要花费20万“人情关系费”,求职成本未免大了一点。
但是,现在的大学生求职,成本越来越高,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央视前不久报道,每年大学毕业生求职花在简历上的费用为20亿元以上。华中人才市场通过对今年1-6月参加招聘会的数千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2009年毕业生求职成本在大幅上升,平均花费达2000多元。在广东求职的外地高校学生,在找工作的旺季,一个月的花费要3000-5000元。
大学生求职成本增大,与大学生本身的求职定位不清晰有关,比如,盲目海投简历、四处赶招聘会场子,当然,这也与学校的就业指导不到位,以及用人单位不健康、不公开透明的用人制度有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情关系费”的存在,表明用人中存在不公开、不公正的问题,被媒体报道的“父辈”就业,其实就是“人情关系”就业,有权有势者可以通过权势打通子女的求职之门,而没有权势者,则只有花钱买通关系。
大学生求职中的这种 “人情关系”就业,是“就业腐败”,是当今大学生对就业环境不满的重要因素。这种 “就业腐败”,不但直接破坏就业公平,加大大学生的求职成本,而且,影响大学生对真实能力与素质的追求,所谓“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甚至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就开始学习灰色技能。在这起女硕士发帖悬赏求职事件中,很少人关注20万悬赏背后的 “人情关系”就业,某种程度反映出对这种现象的麻木不仁。
更多精彩内容:威廉希尔app
大学频道 精品专题:大学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