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考证热”

2010-12-07

编者按:在就业压力一路飙升的今天,大学生早已不是昔日众星捧月般的天之骄子,继考级热、考研热之后,新一股的“考证热”俨然已经风靡大学校园。除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些通用型证书,托福、雅思、公务员和注册会计师等各类职业型证书也成为许多大学生追逐的热点。那么究竟考证热源于何处?考证又为何能够赢得大学生的青睐?

    相关资讯:   
    大学“考证热”面面观 可考证书已超过百种    
    考证热该降温吗?
    就业压力催生“考证热”
    大学生“考证热”的冷思考
    “考证热”让人汗颜
    “考证热”兴起高校 证多=就业容易?

现在,针对学生的各种证书考试是一个接着一个。除了必要的资格证书,例如英语四、六级以及计算机证书等最基本的考证外,其它各种专业资格考试也多得让学生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应该如何看待这不断升温的“考证热”?这证书是不是越多越好?广大学生和家长们对此反应不一,各有看法。

记者对山东艺术学院威海分部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70%的同学认为:证书贵在“精”而不在多。

山东艺术学院威海分部学生姜坤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有必要去考一摞证书,有几个代表性的、必须要拥有的就够了,还是自身的能力更为重要。

还有一些同学则认为:证书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凭证,多一个证书就会多一项本领,也会多一个就业机会。

山东艺术学院威海分部学生岳慧颖说,找工作的时候,面试的主考官并不了解你,大多数主要通过证书来取决是否录用。多一个证书会比别人取胜的可能性大一些。

一位负责学生就业的教师说,证书考多考少要量力而行,毕竟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既要完成专业课和其它公共课的学习,又要利用在校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没有必要整天为考取一些作用不大的证书而“疲于奔命”。

山东艺术学院威海分部艺教部副主任张胜表示,归纳起来,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有四种证书对就业有很大帮助:一是与自身专业紧密结合的准入类证书,比如《教师资格证》、《导游证》等;二是通用型证书,比如《普通话证》、《计算机证》;三是技能型证书,如网络认证、网页的维护等;最后是英语能力证书。

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大家想多考几个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小学生也加入到了“考证一族”的行列中,既有数学、英语等学科竞赛类证书,也有书法、声乐等才艺类证书,实在让人眼花缭乱。

如今,有不少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名参加业余特长班,有的甚至还同时报上好几个。有的小学生,小小年纪就已经拥有“舞蹈比赛”、“古筝考级”、“才艺大赛”等各式证书。教育专家介绍,对于小学生来说,名目繁多的专业资格考证并不能给孩子带来长久的知识积累。相反,过多、过频的证书考试往往占用了孩子的正常学业时间,使孩子忽视了基础的文化课,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文登柳林完小一位教师说,现在小学生年纪还小,没有判断事物的能力,参加各种培训也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希望各位家长能给孩子一个宽松快乐的童年。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是靠多一两个证书所能代替的。小学生在不影响基础学习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考取相应的证书未尝不可,但盲目地有试必考,有证必拿,很可能丢了西瓜捡芝麻,耽误了正常学业。这无谓的“考证热”,该降降温了。

更多精彩内容:威廉希尔app 大学频道     精品专题:大学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