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 毕业生就业不等式成因探究

2010-12-01

省教育厅18日发布我省2010届高校毕业生首次出现学历层次与就业率倒挂现象:截至11月15日的统计,我省2010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84.46%,本科生就业率为88%,专科生为92.17%。其中,双专科就业率最高,为94.65%;博士生就业率最低,为80.96%。

学历越高,就业率反而越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不等式?记者现场发现,造成这一现象有多重原因。

原因一:部分研究生主动待业,期望一步到位

“博士生太难招了。”在20日举行的省2011届毕业研究生供需洽谈会上,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杨庆松告诉记者,今年该院博士生的招聘计划是30人,提供的待遇也很高,而招人情况却不理想。杨庆松分析,最关键的原因是医院位于苏北,地域吸引力不强,其次,是医院科研项目的硬件设施还不够吸引人。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马同学告诉记者,研究生“眼光”都比较高,瞄准的不是国际型企业、国内知名大公司,就是机关、高校,“身边不少同学都表示,即使暂时找不到工作,也不会降低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刘一云表示,专科生、本科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而研究生年龄偏大,“只能一步到位,如果选错行,很难从头再来”,而且,多年读书的投入较大,“期望回报率高一些,也无可厚非。”

原因二:部分学科就业面偏窄

“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存在两大通病:闭门造车,缺少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硕士生,缺乏就业竞争力。”记者多次听到用人单位有这样极为相同的评价。

有专家指出,长期形成的“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理念,直接造成了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剩,与社会需求不对接。

南京农业大学观赏园林专业的学生尹冬梅,在20日的招聘现场转悠了半天,才向浙江工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投下两份简历,“我们这个专业,就业面有点窄,一般只能去高校和大型国企,而今天来现场的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想找到合适工作有点难”。

“硕士生教育一定要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和社会、和实践紧密结合,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教育专家表示,“博士生可以埋头从事学术研究,毕竟他们的就业方向主要就是高校和研究所。如果硕士生也和博士生一样只顾做学问,最终就会发现,就业时高校进不了、企业不欢迎,很尴尬的”。

原因三: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辅导员招聘名额已满”,供需洽谈会开场不到两个小时,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就高挂了“免战牌”。正忙着接待求职毕业生的学院副院长张明燕告诉记者,“我们只要一两个辅导员岗位,起点是硕士学历,而一上午收到的100多份简历中90%都是冲着这个岗位来的,其中大多为思想政治、语言文学类、教育类、英语类专业的。其实,我们更多需要的是理工科教师。”

“文科比理工科就业难,纯文科专业的女研究生更难”,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记者在现场发现,工科的需求岗位较多,文科类的较少。

原因四:单位用人更趋理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用人成本的提高,前几年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已经弱化,用人单位越来越务实,本专科生能胜任的岗位就不会考虑用研究生。比如,江苏正大天晴药业公司计划招聘336人,其中,6个博士生,48个硕士生,129个本科生,153个大专生。

江南大学硕士生苏春燕和扬州大学硕士生王雯,学的都是食品专业,她们在前期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发现,不少单位只要本科生,“我们拿出原来的本科毕业证和用人单位商量,就按照本科生的待遇接受我们,结果,人家还不答应。”

“研究生就业率低,跟用人单位的成本也有关。”红豆集团服装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夏先生表示,在专业性不是很强的岗位上,研究生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而成本却比较高。比如一个平面设计师,本科生的薪水在2000-3000元左右,而研究生就要4000-5000元左右。

研究生要主动调整就业期望值

“高层次人才具有特殊性。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与就业率倒挂现象,应当理性看待。”有关教育专家认为,一方面,研究生不要因为倒挂而妄自菲薄,“相比专科和本科生,研究生协议就业率更高,就业质量更好,体现出‘高学历层次高就业水平’的状况。”而且,相对低的就业率,并不代表着研究生已经“供大于求”,相反,研究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江苏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虽然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但研究生数量却不减反增——2011年我省高校毕业研究生为3.6万人,比今年增加了0.3万人,“因此,研究生们在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降低眼光放下‘架子’,调整就业期望值;高校也要顺应市场进行培养,做好人才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加快学科专业设置调整”。

查看更多信息:威廉希尔app 大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