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大学创业政策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创业2012高管圈钱就走”一文,供大家参考!
创业2012高管圈钱就走
当创业板遭受业绩下滑的严峻挑战时,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却成了撤退的主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年内创业板有119家公司遭到高管减持,减持金额高达54.46亿元。此外,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实际控股人所持股份10月底将解禁,解禁股数量超49亿股,创业板将迎来开板以来最大的解禁洪峰。日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新规,强化减持信息披露,对实际控制人减持进行约束。
“造富神话”不再 三成公司遭减持
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创业板公司“造富神话”的光环正在褪去。34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中报显示,创业板公司整体中期业绩首现负增长,整体净利润率降至14.25%,亦创出2009年开板以来的新低。翻阅历年中报发现,创业板中期业绩亏损的公司数从2010年的1家到2011年的2家再到今年的9家,再加上今年中期业绩同比大幅下降的数十家公司,“上市即变脸”的现象在创业板正在发生从点到面的变化。
高管减持使遭遇业绩下滑的创业板雪上加霜。今年以来,创业板市场一直被人诟病的高管减持现象依然集中,统计显示,截至8月28日,年内创业板有119家公司遭到高管减持,公司数量超过三成,减持金额高达54.46亿元。
其中,智飞生物高管减持市值最高,合计4.79亿元,相当于智飞生物去年全部净利润的2.5倍。而根据公司中报,若扣除政府补贴这项非经常性损益,智飞生物实际净利同比下滑近两成。就在这份中报发布之前,智飞生物的副董事长吴冠江赶在“窗口期”前借反弹之势大幅减持,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套现4.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高管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最为了解,他们的减持套现表明其对公司发展前景产生担忧,继而打击市场信心。
只“圈钱”不“创业” 创业板投机色彩浓厚
未满三岁的创业板,自降生之初便饱受争议与质疑,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事实上,从2010年11月1日第一批创业板公司解禁开始,创业板公司遭遇减持就已经成为常见的现象,在第一批解禁之后三个月内,解禁公司中的57.4%遭遇减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创业板公司近三年以来,发生过重要股东减持/增持行为共计2373次,其中减持行为2040次,增持行为333次。减持的股份参考市值为174.23亿元,增持的股份参考市值为9.47亿元(以减持/增持行为发生的期间均价计算)。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说,创业板高管减持合法但并不合理。高管们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大逃亡”式的减持套现,对创业板公司自身影响巨大,同时,这种只圈钱不创业的态度,也重重地伤害了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
吴晓求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创业板市场投机色彩浓厚,创业板成了这些高管套现的“创富”工具。改变圈钱心态、端正对财富的认识已成为创业板公司高管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新规念“紧箍咒” 股东减持受控中小投资者受益
创业板市场将在10月底迎来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解禁。统计数据显示,自8月29日至今年年末,创业板公司即将解除限售的股份数量合计高达49.39亿股。其中,九成以上均为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首发原股东所持股份,创业板将迎来开板以来最大的解禁洪峰。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锁定期结束,成群结队的减持很可能将成为高管们不二的选择。
对此,深圳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8号》,这份减持新规明确提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预计未来6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可能达到或者超过公司股份总数5%的,应当在首次出售2个交易日前刊登股份减持计划公告。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仅今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这一周解禁市值就将超过500亿元,事先披露减持通常将导致股价大跌,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将成为理性选择。创业板减持新规出炉将对实际控制人减持形成有力约束,有效化解解禁洪峰。
对此吴晓求表示,这相当于给大股东减持戴上“紧箍咒”,不仅能遏制减持潮,同时还保护了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大股东如果减持,需要提前两天披露,中小股东将会根据披露的理由,来决定是继续持有还是进一步购买,抑或减持。”